原标题:富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45亿元——江西于都:走在“硒”望的田野上
江西省于都县梓山天然富硒蔬菜产业园大棚内,农民正在细心整理秧苗。邱奇华摄
◎本报记者 魏依晨 通讯员 邱奇华
近期,科技日报记者走进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天然富硒蔬菜产业园的育秧棚,一眼望去,棚内绿油油一片,工作人员正在仔细察看蔬菜秧苗长势。“农闲时,我在蔬菜产业园务工每天能赚200多块钱。富硒产业为我们提供了就业岗位,让大家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当地村民曾红梅说。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于都立足优质富硒资源优势,以“硒+X”为发展路径,把富硒品牌列为县域经济“四大品牌”之一。在于都与硒结缘、因硒而富的过程中,离不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更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土壤体检”摸清家底
于都是自然资源部定点帮扶县,针对于都县耕地面积小、土地资源家底不清的情况,自然资源部于2016年安排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当地组织实施了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累计完成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1947.43平方公里,编制了于都主要农耕区土壤养分、环境质量、富硒富锌特色土地资源分布等评价图件,实现了全县主要耕地集中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全覆盖。
调查结果显示,于都富硒土壤分布广,面积达546.42平方公里;土壤硒含量高,平均硒含量为0.45mg/kg,远高于全国土壤平均硒含量;硒资源易开发,全县有集中连片富硒土地21处,利于种植富硒蔬菜、水稻、脐橙、花卉等农作物,发展富硒产业。
“我们当时编制并提交了‘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特色农业基地档案集’,提出了特色农业基地建议区23处。其中,绿色富硒基地建议区19处,面积171976亩;无公害富硒基地建议区2处,面积3000亩;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议区2处,面积4491亩。”负责调查项目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技术人员周墨介绍。
此次“土壤体检”摸清了于都土地资源家底,为当地土地资源利用、农业产业规划、农业种养结构调整、富硒富锌农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于都依托调查成果,着手规划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升级和富硒功能农业的发展,从此开启了硒资源开发利用、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富硒品牌打造的成果转化新进程。
2024年,江西省地质局有色地质大队又实施了“于都县梓山—禾丰地区1∶1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地质勘查项目,进一步为于都打响富硒品牌“精准把脉”。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这是我们这里的生态富硒鸡蛋,硒含量是普通鸡蛋的5—8倍,2022年通过了赣州市相关机构的‘富硒’认证……”中国·于都硒博馆内,富硒大米、富硒脐橙、富硒鸡蛋、富硒茶叶等各类富硒农产品琳琅满目,工作人员向参观者详细介绍。馆内一面展墙上的大事记,以时间脉络清晰地展现于都富硒产业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于都紧盯富硒土壤资源禀赋,推动调查成果转化,积极引进深圳茂雄集团、江西都夏园生态农业科技公司等龙头企业建设富硒种植、加工项目,培育社会服务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256家。”于都县自然资源局分管领导曾斌华介绍,目前于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3家,打造了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和富硒示范基地172个,认证富硒产品285个,培育涉硒商标13个,富硒农业标准化种植30万亩,全产业综合产值突破45亿元。
监测体系守护品质
“要实现富硒农业产业长远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统筹做好富硒土地资源的长久合理开发和保护,推动富硒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技术人员张明说。
为确保县域富硒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富硒产业得到永续发展,2019年5月,于都和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就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与监测体系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和野外观测基地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2022年5月,江西省赣州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野外观测基地建成,该观测基地位于由中国地质学会认证的于都县梓山天然富硒蔬菜产业园内。
“通过观测基地,我们可以对地块的土壤、农作物进行常态化监测,实时了解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变化,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及农耕措施不当造成土壤中硒元素的缺失,并提出富硒土壤保护修复措施。”曾负责南京地质调查中心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的陈国光介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野外观测基地建设是构建完善自然资源监测体系的关键环节,对于支撑生态保护修复和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观测基地实现了对土壤温度、酸碱度、电导率、含水率以及空气温湿度等指标的实时观测与采集,结合定期的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含量监测,形成了“实时监测+定期监测”的农田生态系统监测网络。野外观测基地的建成,有效地推动于都富硒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有助于当地富硒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依托科技摸清家底,然后我们借‘硒’发力,顺势而为。”于都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王峰说,得益于富硒农业产业的发展,于都村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最终促进于都乡村振兴。(魏依晨 邱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