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梅林委员: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
【代表委员履职记】
◎本报记者 代小佩
全国政协委员刘梅林对老年人有深深的亲近感。作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的一名医生,她与老年患者打交道20多年了。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我国老龄化水平不断加深。
面对严峻形势,刘梅林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将继续呼吁:通过优质老年医疗康养服务驱动“银发经济”,为老年人健康护航。
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爱老年群体的政策举措。“但应对老龄化不能光靠国家,还要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刘梅林强调。
从医疗方面看,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因素。为此,刘梅林和同道积极推动我国老年心血管病防治工作。2月15日,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老年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刘梅林担任主任委员。“这是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防控心血管及相关疾病建立的新平台。”她说。
2008年至今,从报纸到电视再到网络,刘梅林借助不同平台传播科普健康知识。刘梅林说:“科普能带动更多人形成健康观念,希望有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医学科普事业。”
看到Deepseek火爆出圈,刘梅林很高兴:“早在2019年我们就开始探索老年智慧化医疗。如今AI技术飞速发展,我相信,一定会涌现更多实用化、个体化、便捷化的老年智慧医疗产品。”
去年1月,刘梅林随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在广西调研。车子行驶途中,调研组临时下车,走进路边一个村。他们走访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独居,住在一栋旧房子里。村干部定期送来米面粮油。为了方便照料,村干部还给她家装了摄像头。
“您为什么不上养老院?”调研组问。
“一个人习惯了,去养老院也没事儿干,留在家还能在地里干活儿,种点小菜。”老太太说。
“老太太的丈夫、孩子都去世了。她老迈、孤独、贫穷,但勤劳、乐观、知足,脸上一直洋溢着慈祥的笑容。”刘梅林回忆。
一年多过去了,履职的这个瞬间始终让刘梅林难忘:“我从老太太身上,看到了中国老人勤劳、达观、坚毅的精神,她让我同情又敬佩。”
这让刘梅林更坚定,要继续为老年人发声。
2015年,刘梅林写了一篇自述文章,题目叫《做一名好医生》。10年过去,她初心未变。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多了一个自我要求:为维护老年人健康、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奉献力量。(代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