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张胜林:以创新之力 架科技高桥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0日 11:00:03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张胜林:以创新之力 架科技高桥

【代表委员履职记】

光明日报记者 陈冠合 吕慎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DFLED新型灯具、低位照明、分布式光伏照明技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胜林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来:“‘零碳隧道’的实现,可离不开这些创新技术的助力!”

“传统的公路施工企业,长期以来进行的多是‘被动式’科研,主要是针对所承担的建设项目进行重难点技术攻关。”深耕交通建设领域30余年,张胜林对企业科技创新问题深有感触,“面临越发增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要求企业不断转变发展方式,改变长期以来通过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方式,向以科技创新发展驱动变革。”

“交通行业的低碳化、绿色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张胜林更多地将目光聚焦在公路交通绿色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建设上。在她看来,已建成通车高速里程位居全国前列的贵州,在山区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这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需要从技术体系、政策法规到经济模式的全方位细致调研。”拿出多年钻研桥梁施工技术的劲头,张胜林带领团队跑遍了贵州交建集团9条在建或营运的山区高速公路,多次到山东、云南等地学习取经,最终形成了上万字的调研方案。2024年,她又将调研成果整理成相关建议并带上了全国两会。

“经测算,仅第一期兴义环城高速公路项目,每年就能节约标准煤约6816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约18191吨。”张胜林骄傲地展示起项目建成后的成果。不仅如此,她和团队还开展了18项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应用推广,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喀斯特山区绿色建造技术成果及实施经验。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希望国家能继续为各类企业的科技创新营造好的环境。”张胜林说,今年两会上,她将围绕创建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相关建议。

“我们也在积极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拓展创新策源,主动引入新技术,推动项目生产降本增效。”张胜林表示,企业还将加强与华南理工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相关技术团队的合作,围绕公路应急管控、绿色建筑材料、隧道结晶治理机器人等新方向开展技术攻关,以创新之力架起更多科技高桥,让智慧之光照亮更多前行道路。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0日 03版)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