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张福锁代表:在苍山洱海间书写“绿色答卷”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0日 02:30:04  来源: 科技日报

原标题:张福锁代表:在苍山洱海间书写“绿色答卷”

【代表委员履职记】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保护洱海,不能让农民利益受损,必须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2024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的履职故事,如同一幅山水画卷,在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间徐徐展开。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两会提案到“洱海保卫战”,他用科技与情怀,交出了一份“不负生态不负民”的履职答卷。

2024年,他带领团队继续驻扎在洱海边的古生村,将“科技小院”模式推向纵深。

这一年,张福锁团队在古生村的“洱海科技大会战”成果斐然:通过精准施肥、绿色智能肥料和稻油轮作模式,实现水稻、烟草、蔬菜等作物增产10%—30%、节肥10%—35%、减排20%—50%,很好地带动了流域农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绿色转变;吸引200多名专家和研究生驻村,为村民开设“田间课堂”,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带动年轻人返乡创业。

“科学家不能只发论文,更要解决农民饭碗里的问题!”这句话总被张福锁挂在嘴边,也成了“科技小院”的行动纲领。

2023年全国两会上,张福锁提交的《关于科技赋能小农户均衡增产保供的建议》提出三大核心主张:推广“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科研模式,依托“科技小院”定向解决农民痛点;发展“技术托管”“因产定制”等新型服务,让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将基层农技推广纳入政府考核,构建“科技小院+农技体系”的网格化服务平台。

这份提案迅速得到广泛关注。2024年,全国“科技小院”数量突破1800个,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古生村,他推动“科技小院”升级为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农业科研、政策宣讲、市场对接等功能,让农民“种得好”更“卖得俏”。张福锁笑称:“现在我的学生毕业前必须‘驻村实习’,论文答辩都得带着稻穗来!”

每年两会结束后,张福锁都会在古生村油菜田边开起“地头宣讲会”,解读最新政策,鼓励村民“既要种生态米,也要吃电商饭”。

张福锁发现,村民用舌头尝肥料辨别真伪,便以此为契机,设计“趣味实验”教村民科学测肥,将晦涩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田间实操。

在他看来,乡村振兴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人心工程”。2024年,张福锁发起“新农人培育计划”,邀请农民参与科研选题,“你们头疼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课题!”在古生村,村民提出的“软香米卖不出价”难题,被他转化为品牌打造项目。团队联合电商平台,为“洱海软香米”设计文创包装,推动价格翻倍,还引来游客体验“插秧研学游”。

全年驻村200多天,足迹遍布30个村庄,培训农民超5000人次;吸引20家科研单位、50家企业参与,带动周边5万农户转型生态种植;学生驻村期间发表10篇论文、1部专著,用科研成果反哺实践,实现“论文值千金,田里能生金”……回望2024年,张福锁的履职之路充满“泥土的芬芳”。他在苍山洱海间证明:人大代表的使命,不仅是传递民意,更是用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的路径。正如他所说:“科学家要甘做‘田里的守望者’,而人大代表,就是要把田里的故事,变成国家的政策,再把政策种回田里,让老百姓受益。”(马爱平)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