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科研人员在南海发现鱼类新物种
图为幽灵方头鱼。受访者供图
科技日报讯 (记者叶青 通讯员谢文燕)记者2月14日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柯志新团队联合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南海发现鱼类新物种——幽灵方头鱼。国际动物学杂志《生物钥匙》近日刊发了相关论文。据悉,这是首个由我国科研工作者发现的方头鱼类新物种。
方头鱼类是南海重要的经济鱼种,因其头部形似马头,在不少地区有“马头鱼”的俗称。方头鱼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南海渔获物中比较常见。加上本次发现的新种,我国海域总共分布有6个方头鱼种,但由于其栖息深度普遍较深,目前对这一类群的科学研究相对较少。
“本次发现的幽灵方头鱼形态与其他方头鱼明显不同,眼下具有鲜艳的红色条带,体表有暗灰色纵向条纹,尾部平截。体长通常超过40厘米,是近年来少见的中大型鱼类新种。”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黄皓晨介绍,基于线粒体的基因系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幽灵方头鱼与其他种类方头鱼的遗传分化程度也极高。虽然目前获取的标本都采集自海南陵水至西沙群岛之间的海域,但推测幽灵方头鱼在南海西北部的陆坡区域应有分布。
“如此大个体的鱼类新种在南海发现,表明南海存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能还有大量物种尚未被识别。”柯志新介绍,下一步,研究团队计划对幽灵方头鱼的生态习性展开研究,比较不同种类方头鱼之间的生态位差异,进一步认识该类群的生态演化规律,为渔业资源管理提供支持。(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