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武威:联合体成“催化剂” 羊产业添新动力
【乡村振兴】
◎邸 金 本报记者 颉满斌
甘肃武威,农业资源得天独厚,被誉为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和甘肃乳都。武威奶牛、羊、猪饲养量均居甘肃前列,农业增加值更是连续10年稳居甘肃第一。
科技日报记者日前从武威市科技局获悉,武威肉羊产业企业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顺利通过年度评估,连续获得武威市创新联合体科技重大专项支持。2023年,联合体获准成立,构建起一个“目标一致、协同攻关、创新能力强、成果产出高”的创新体系。联合体不仅推动武威从养羊大市向养羊强市转型升级,也为打造百亿级肉羊产业集群贡献科技力量。
“兵强马壮”共建创新平台
联合体以武威市特聘科技特派员、兰州大学教授李发弟及其团队为核心技术力量,由甘肃羊如祥农业有限公司牵头组建,形成“国家队+省队+市队+县队”四级一体产业培育科技服务体系。联合体主要科研人员有24人,来自兰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武威市畜牧兽医总站等10家高校院所和技术推广单位,以及武威普康养殖有限公司、民勤县同泽农业有限公司等9家创新型企业,多方协同参与攻关任务。
武威市科技局副局长唐国天介绍,组建联合体旨在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主导作用和高水平高校院所的重要支撑作用,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实现全链条各环节产学研各创新主体的有效融合,以及产学研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效耦合。联合体以搭建创新平台、科研攻关、人才培育等多种方式为抓手,聚焦创新链的种业创新、试验示范、产业化等环节,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联合创新,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推动全市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024年,在联合体的支持下,甘肃羊如祥农业有限公司申报“武威市肉羊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联合体成员单位共同配合实施项目,协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羊主导新品种和开发市场认可度高的羊肉产品。有联合体的智囊和专家支持,研究成果一定很丰硕。”该公司总经理张兆才说。
产学研用发生“化合反应”
促使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出来”,推动一批攻关成果“用起来”,带动一批优势技术产品“强起来”,是联合体的使命。联合体自创建以来,以解决羊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难题和发展瓶颈问题为抓手,探索研究羊产业链的关键问题和重点技术,发挥和提升各成员单位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各成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我公司主要负责基因组育种技术研发必需的饲料效率、屠宰性能、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等性状的精准测定,开展优质胴体生产与羊肉品质提升技术研究,塑造特色化、差异化羊肉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民勤同泽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林说。
目前,联合体围绕羊表型组精准高通量测定和基因组育种技术及芯片开发、新品种与新品系培育及羊高效制种技术、智能化养羊装备与数字羊业、羊肉高值化加工利用等八个方面开展联合攻关。“联合体计划培育甘肃省内前五强羊种业企业1—2家,产值1亿元以上羊企业2家,在武威形成产值350亿元以上的羊产业集群。”兰州大学教授乐祥鹏告诉记者。
“众人拾柴火焰高,联合体能有效解决单一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潜力,也让科研工作大踏步地向前。”武威市畜牧兽医总站站长赵咏中感慨,“联合体在武威大地不断催生产学研用的‘化合反应’。”(颉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