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昆明:寒假作业年味浓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5日 10:09:54  来源: 昆明日报

原标题:寒假作业年味浓

小朋友写对联。

参与制作年夜饭、写春节贺词、写“福”字……昆明多所中小学布置了一些创意无限的寒假作业,并把“年味”植入作业之中,让作业“走新”更“走心”,让学生度过一个快乐且有意义的假期。

主打实践和传统

春节前夕,云南师大附小文林校区三年级学生马琦皓正与妈妈沉浸于剪窗花的乐趣之中,他要把家里装饰得漂漂亮亮。

剪窗花是学校布置的寒假实践作业之一。在“春节巧手汇”这项作业里,还有创作黏土年画和制作小灯笼2项作业,学生可以在3项作业里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两项完成。同时,三年级的学生还需记录并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春节习俗。马琦皓说:“爸爸妈妈给我和妹妹准备了烟花爆竹,这是过年我最喜欢的活动,我们会到空阔的地方去放烟花。这也是我准备收集和同学分享的春节习俗。”

安宁中学太平学校二年级学生司雅菡决定和妈妈一起动手,为年夜饭增添一份特别的水果拼盘。她们事先在网上找好图片,准备草莓、黄瓜、小橘子及大红枣等食材,将黄瓜与草莓切片摆成小蛇的形状,大红枣则堆成灯笼模样,小橘子作为点缀,整个水果拼盘既有创意又年味满满。

把温馨美好的年夜饭场景画下来,这也是司雅菡的假期实践活动内容之一。

不仅如此,她的作业还包括搜集新年诗词,为每首诗词挑选喜爱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录制成视频分享,还有她正着手准备的“我的窗花作品展”,她要为每件作品取名字,打算开学后向同学介绍这些窗花的制作过程和应用场景。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小学要求学生设计制作个性化的“蛇年祝福贺卡”,可以是手工绘画、剪纸拼贴、电脑绘图等多种形式,将自己对长辈、老师、同学的新年祝福融入其中。

云南民大附小斗南校区要求学生大显身手,为家人做一道年夜菜,并记录这道菜的菜名、材料及做法;云南民大附小洛龙校区要求学生收集祝福语,向长辈、老师和同学送去新春的祝福;昆明师专附小海岸城小学让一至三年级学生利用家中废旧物品制作一个蛇形装饰物,四至六年级学生书写蛇年对联及“福”字,并让学生尝试一种自己从没有吃过的食物,挑战一道自己从未做过的美食,举办家人春节年夜饭美食评选大赛,评选出最好吃的一道菜……

多元方式记录春节

年夜饭是除夕全家人在一起吃的团圆饭,又称“团年”或“合家欢”,因为这一顿饭意味着告别旧岁,迎来新岁。在昆明三中呈贡学校(呈贡一中)初一学生的眼中,年夜饭还与生物知识和作业息息相关。根据学校要求,学生在吃年夜饭时,要对餐桌上的菜肴进行结构层次小科普,还要对出现在餐桌上的虾、蟹等节肢动物进行解剖,并记录解剖过程。

吃完年夜饭,盘龙小学教育集团人民东路校区四(1)班学生郭德邻将和家人一起认真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不再约小伙伴放烟花了,因为他有一项假期作业需要完成——记录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精彩贺岁词。根据学校布置的四年级假期作业,郭德邻要把春节联欢晚会精彩贺岁词改编成对家人、朋友或老师的祝福语,并记录下来,传达自己的新春祝福。待收假后,还要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贺岁词,秀自己的“言值”。其实,早在过年前,郭德邻就开始练习写福字,并把福字贴在家门口,这也是他的假期作业之一。

福字、窗花、灯笼、红包、手绘年画、年兽面具、花灯等,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给家里增添一份节日色彩;包饺子、贴春联、剪窗花、放鞭炮、年夜饭等,这些有趣的事情或习俗是春节不可缺少的,请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关于春节的趣事;年夜饭想吃什么,并与家人一起准备一桌年夜饭……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盘龙小学教育集团布置不同“年味满满”的假期作业。

盘龙小学教育集团精心筹备了一场以“祥蛇启智,书香筑梦——寒假跨学科之旅”为主题的学习盛宴。其中,教育集团充分考量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与身心发展特质,定制层次分明、针对性强的作业任务。低年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夯实与学习兴趣的点燃,借助简单绘画描绘心中所想、识字游戏开启智慧之门、儿歌朗诵润泽心灵等形式,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高年级则侧重知识的融会贯通与深度挖掘,通过撰写文章抒发真情实感、攻克复杂数学难题、开展学科知识整合实践活动等方式,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与高阶思维品质。同时,本次作业设计秉持着培养学生全面素养的理念,巧妙融合蛇年元素、阅读活动与各学科知识,全力打造兼具趣味与知识内涵的作业体系,旨在引领学生踏上一段充实而精彩的成长征程,感受知识与生活交织的魅力,培育其爱学习、爱生活、敬他人的优良品德,激发“勤、思、创”的探索精神,助力他们成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假期结束后,盘龙小学教育集团各个校区将对学生假期作业进行评选,优秀作业将在学校文化长廊、班级展示栏、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展示。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结合春节风俗文化,昆明多所中小学的假期作业主打一个年味儿,希望学生去寻觅、去收获,在活动中养正,在文化中体味传统。(记者 蔡晓磊 杨艳萍)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