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李盛香:躬耕乡村教育终不悔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3日 15:12:53  来源: 楚雄日报

  原标题:李盛香:躬耕乡村教育终不悔

  在永善县团结乡,每当晨光初破晓,绿叶间的缝隙透出温暖的光线,一位身着浅蓝色衣服的人早早守候在校门口,她便是李盛香老师。自1990年分配到团结中心校以来,李盛香已在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了34个春秋。

  34个春秋,她以校为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乡村孩子撑起一片蓝天。曾获昭通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永善县优秀教师、永善县学科带头人、永善县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届当选永善县人大代表。

  坚守初心,无畏艰辛育桃李

  报到那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团结乡,下车后,远看是山、近看也是山。刚下过雨的路面泥泞不堪,泥巴和牲畜粪便混在一起,臭气熏天。学校位于山脚下,没有教师宿舍,李盛香只能暂时在附近的农户家中租住。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让李盛香退缩,她到学校就担任了班主任。面对学生基础差的现状,她一边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一边研究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团结乡工作的岁月里,身边不少同事或转岗他处,或步入繁华都市,城市的繁华也曾让她心生向往。然而,每当看到孩子们那充满渴望与求知的眼神,所有的杂念便烟消云散,这更加坚定了她扎根乡村教育、无私奉献的决心。

  如今,她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让她深感欣慰和自豪。

  用爱呵护,倾心付出润童心

  李盛香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她与孩子之间感人的故事数不胜数。她常说:“家长把孩子交给我,我就要把孩子放到心上。”高度负责的态度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认可。

  团结乡沟壑纵横,土地少,务工率达到90%以上,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较高,为了让孩子乐观向上、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她在精神上给予抚慰,生活上给予帮助。

  她把自己孩子或亲戚家孩子的衣裤鞋帽送给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还自己出钱给他们购买学习用品,想尽一切办法,不让大山里的孩子因贫困上不起学,不让一个学生辍学。

  “我、我的儿子和我的孙女都是李老师教的,当时我很调皮,以前觉得李老师很严厉,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感谢她,不是她的耐心教导,我过得不会像现在这样好。”联合村丁坪村民小组村民田井平激动地说。

  在教书生涯中,她帮助过的学生无数,挽留住一个个险些失学的山村孩子,也让一个个怀有梦想的孩子走出了大山。

  杏坛伉俪,共绘育人同心圆

  在学校读书期间,李盛香遇到了她一生的挚爱凌育华。3年后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

  由于条件艰苦,结婚后凌育华多次劝她到县城教书,李盛香总是一口回绝,双亲也担心她在乡镇的生活,让她到条件好的地方教书,她依旧婉言拒绝。

  拗不过妻子的凌育华,只能支持她、帮助她,选择和她在团结并肩教书30余载。

  “哪怕生病了,她也坚持给学生上课,不肯休息,怎么劝都劝不住。她就是这样倔强的性格。”说起李盛香,凌育华的话语里满是心疼。

  就这样,夫妻俩携手在团结的讲台上一遍遍讲着唐诗宋词,一次次带着关心入户家访,他们没有因为家庭或身体原因缺席过一次课、放弃过一名学生,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故事。他们共同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也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发展。

  “选择了诗和远方,就要一直向往,选择了三尺讲台,就要砥砺前行。”李盛香始终坚信,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坚持,是一场幸福的遇见,是一场永远也跑不完的马拉松,教育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记者 龙三巧)

责任编辑:阎素素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