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云南大学研究团队揭示澄江生物群中奇丽灰姑娘虫精细软体结构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4日 11:11:02  来源: 云南日报

  原标题:云南大学研究团队揭示澄江生物群中奇丽灰姑娘虫精细软体结构

奇丽灰姑娘虫的微距摄影(A、B、D)和荧光(C)图像。

奇丽灰姑娘虫的三维重建图(侧视)。云南大学 供图

  近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节肢动物演化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eLife》发表学术论文,揭示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中的一种名为奇丽灰姑娘虫的精细软体结构,并初步探究其古生态学特征。

  约5.18亿年前的澄江生物群以其保存完好的化石而闻名,是探索早期生命形态和多样性的关键地点。澄江生物群不仅提供了大量关于寒武纪时期海洋生态系统的宝贵信息,还揭示了早期多细胞生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奇丽灰姑娘虫是一种生活在这一时期的独特节肢动物,属于海怪虫类,具有独特的解剖特征和生活习性,是古生物学界研究类肢动物的代表物种之一。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显微CT扫描、计算机三维建模和荧光显微镜成像等先进技术手段,从多个角度详细观察奇丽灰姑娘虫的腹部软体结构,并重建出该远古动物的三维模型。

  研究发现,奇丽灰姑娘虫具有独特的解剖特征,包括纺锤形的躯干背板,其中,前6个被头甲覆盖,末端4个延伸出轴刺。研究还揭示了这种动物的悬垂式唇板和四对触角后头部附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奇丽灰姑娘虫的躯干背甲与腹部腿肢之间存在一种分节错配现象,且这种错配模式与其他寒武纪节肢动物,如抚仙湖虫、其他海怪虫类、现生多足类动物的错配都有着明显区别,代表了一类新的错配方式。

  基于详细的解剖学数据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团队提出,海怪虫类可能与融背类或一个包含“游盾类+融背类+薄纸状喜植虫+三叶虫”的分支有着密切关系。这一研究不仅增进了人们对于类肢动物内部关系的理解,而且提供了关于寒武纪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视角。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再次证明了澄江地区作为探索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关键地点的重要性。(记者 陈怡希) 

责任编辑:阎素素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