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马铃薯疮痂病防控技术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30日 02:40:09  来源: 科技日报

原标题:马铃薯疮痂病防控技术取得新进展

马铃薯疮痂病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土传病害,在干旱、土壤营养失衡条件下多发,尤其在以蛭石为基质的种薯生产温网室、多年连作地,更容易呈现严重发生态势。记者8月28日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该院筛选出诱导疮痂病致病菌毒素产生的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及其代谢合成相关候选基因,开发出疮痂病防治专用微生物菌剂,建立起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实现原原种生产每亩减少损失3.6万元,更换蛭石成本每亩降低1.3万元。

疮痂病马铃薯块茎品质显著降低,更换蛭石、带病种薯拣选、病害防治也会增加企业成本,影响其经济效益。带病种薯区间调运会扩大病害传播,种植后病原菌在土壤中积累,造成耕地污染。马铃薯疮痂病已成为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但在生产中,由于缺乏抗病品种和防治药剂,该病害防治困难。

2023年,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持的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马铃薯疮痂病发生机理及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及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针对连作引起疮痂病加重诱因不明、生产中缺乏抗性品种和专用药剂、病害防治困难等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以基础研究指导产业应用。

“我们建立起马铃薯疮痂病‘1+2+3+4’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该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聂峰杰介绍,项目组研发了一种防效达60%的生防菌剂,筛选出防效达50%的药剂,在种薯生产企业核心示范500亩;建立了以脱毒种薯生产防治为源头,切断带病种薯和土壤带病2个来源,利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3种防治方法,在脱毒种薯生产、带病种薯种植、淀粉水还田复种马铃薯、淀粉水还田复种带病种薯4种种植模式中防控病害的技术体系。

马铃薯是宁夏重要的粮经饲兼用型作物,自治区政府专门建立环六盘山脱毒种薯基地。“这一技术将减轻马铃薯种薯带病扩大病害传播和造成病原菌在土壤中积累的风险,不但能极大地提升种薯品质、降低人工成本、切实增加收益,而且具有耕地土壤保育的生态效益。”聂峰杰表示。(王迎霞)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