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寻访三晋文脉,赋力文化育人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9日 12:50:02  来源: 光明网

原标题:寻访三晋文脉,赋力文化育人

三晋大地,文化情长。暑期,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起“行走的文化大思政课”,走进素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山西,开启寻访历史文脉、探秘晋韵之趣、探索文化育人的宣讲调研之行,以青年视角记录和讲述文化故事。

追寻文化足迹,赓续三晋文脉

在山西博物院,师生们探寻着这片热土的“前世今生”。公元前1033年,周成王以一片桐叶分封唐地于胞弟叔虞,叔虞之子燮父登基后改国号为晋。“晋国霸业”馆气势雄浑,陈以晋侯鸟尊、叔虞方鼎等珍宝,辅以晋国世系表、“桐叶封弟”等典故资料,诉说着文脉悠远与历史繁华。

“历史很远,但文物很近。”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刘志铭表示,“五千年看山西”可以成为我们铸牢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晋商系明清十大商帮之首。穿梭于山西财经大学晋商博物馆的展厅,流连在平遥古城的中国票号博物馆,青年们仔细观察着先秦以来的钱币,明清和民国年代商人流传的印章、票据和文书,感受着古代票号作为现代银行的前身,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平遥日升昌票号旧址(中国票号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供图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既是做人之本,也是经商之道……”中国票号博物馆讲解员李朝热情地讲述着晋商精神的深厚底蕴,强调了晋商对学徒道德品行的重视。这是日昇昌票号穿堂楼院浸润的人文品格,也是晋商文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刘进伟表示,晋商人才培养的战略思维和价值取向,给我们留下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票号钱庄、商帮巨擘的历史兴衰,也为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启示。

致敬非遗匠心,感悟千年晋韵

山西黄土地孕育了璀璨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山西省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保护项目182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9人,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宝库。

走进清徐宝源老醋坊,醇厚浓香四溢。青年们在此见证高粱、麸皮、谷糠和水是如何经过数道工艺,端送出一坛坛山西老陈醋。而在平遥东大街的宝聚源牛肉铺,历经四代传承,如今已具备生产加工1万余吨肉制品的年产能力,产品辐射全国60多个城市,彰显着“中华老字号”所传承的工匠精神与文化力量。

理论宣讲何以表达文化意韵、烟火气息?在成成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成员姜佩彤以《以传统之规矩,开时代之生面》为主题,把本次调研成果融入宣讲,表示要更好发挥非遗在“两创”实践中的独特作用;在云冈研究院,宣讲团成员张昊以《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解读了“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深刻内涵。

“晋商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供图

“对非遗文化的守护,正是在新时代传承文化根脉的方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庄忠正提到。在山西师范大学戏曲博物馆,戏楼模型、服饰面具、陶俑木偶,呈现出戏曲艺术与民俗传统的风情万千;在非遗扎染的实践体验中,手工印染增进着青年们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践行文化育人,汲取奋进之力

如何更好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李晓雨表示,善用包括人文古迹、文博场馆和非遗体验项目在内的“大课堂”,可以为青年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文化使命提供支撑和滋养。

今年暑期,“大思政课”热潮方兴未艾。据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慎萧介绍,近年来,学院探索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以理论宣讲赋能人才培养,组织博士生宣讲团赴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理论宣讲1150余场,用青年话语传播理论、表达时代。此次山西宣讲调研之行,就是希望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宣讲实践历练中深化理论认知,感悟文化力量。

在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中,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慧国提到,博物馆既是文化艺术的殿堂,也是青年学习的课堂;在主题讲座上,山西师范大学教授谢耀亭介绍了山西称为“晋”的历史密码;在云冈研究院的座谈会上,研学办主任文莉莉表示,愿为青年感悟文化瑰宝的历史内涵、追踪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前沿提供引导和支持。

晋韵天成,文脉流芳。如何更好担负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传播者的文化使命?博士生宣讲团团长周鼎表示,要始终让理论植根文化沃土,涵养浩然之气,“以理论宣讲走出一条为时代发声、与思想守望、同青年共鸣的新路。”(光明网记者 李汶键)(李汶键)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