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暑假“捡菌”的风还是吹到了高校
这个暑假,云南各地掀起了一股“捡菌”的热潮,不过有一群人“捡菌”捡出了技术含量,不信?那就跟着一朵菌子的视角,去看看它都经历了什么↓
我的名字叫红托竹荪,是竹荪大家族中的一员,因为我们身披一袭细密洁白的网状裙摆,得到了“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的雅称。与那些深藏于山林或废木箱中的伙伴不同,我降生于一片充满知识与活力的校园之中。
在我生长的四周,还有着一道道“神秘的屏障”环绕,云南农业大学师生用科学的方法、精心的照料,让我茁壮成长。如今,我已亭亭玉立,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破“蛋”而出
进入8月以来,每一天都有高校老师和大学生来到我生长的地方——云南农业大学后山劳动实践基地,亲手采撷我和伙伴们。
那么,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呢?2024年4月,云南农业大学博士李杰庆和他的团队,从实验室里取出了培育近百日的红托竹荪菌棒,他们如同护送珍宝般,将我们安置于一块60多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里。
初来乍到,我发现这里已经有了一位邻居——甜脆可口的玉米,它们早我半个月扎根于此,身姿挺拔,已长出20余厘米的翠绿枝干。当我们并肩而立,玉米宽大的叶片恰好变成天然的遮阳伞,为喜爱温湿环境的我抵挡烈日。
云南农业大学食用菌资源开发与利用团队还拉起了遮阳布,让我们在更加舒适的环境里生长。听李杰庆博士说,这是全省比较领先的玉米与竹荪套种技术,我和我的小伙伴将一起书写生态与丰收、科技与自然的诗篇。
在悠长的4个月里,由菌棒衍生而来的一个个红色菌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细心养护下逐渐长大、悄然蜕变。我蜷缩在一个菌蛋中,默默蓄积着力量,进入8月,我已经长得足够强壮,小小的菌蛋包裹不住我了,我鼓足所有勇气,向上、向上,直到顶破菌蛋的外壳,让第一缕阳光洒在我的脸庞。我和伙伴们不断拔节生长,直至柄部定格在最适合的高度,那时,菌裙就会缓缓自盖内滑落,如同仙子轻舞的白纱。
我们竹荪家族,历来都是比较娇贵的。从菌蛋里面膨出后,如果不在3—4小时内采摘完,我们便会开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所以,8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云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和老师来采摘,他们轻轻地将我们从土里拔出,将底端的红色菌蛋剥落,再将我们头顶脏脏的“小帽子”摘掉,我们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洁白无瑕的“雪裙仙子”了。
每一颗菌蛋的破裂,每一朵雪裙的绽放,都是云南农业大学耕读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在那里,老师与学生同作,用汗水浇灌成果,让知识破土而出。
助力农户增收
当我还在菌蛋里的时候,时常“偷听”李杰庆博士和学生的对话,李博士总是温柔地向同学们讲述竹荪家族的故事:“它们体内蕴藏着自然的瑰宝,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子实体中含有多种酶和高分子多糖,可增强肌体对肿瘤细胞的抵抗力,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
我们红托竹荪作为竹荪家族中独特的成员,脆嫩爽口、香甜鲜美,而且,我们还有一抹难以言喻的酒香味缭绕。然而,正是这份独特,也让我们成了虫子的“香饽饽”,让我们的日常生长变得尤为艰难。之前,就有“不速之客”——狡猾的红蚂蚁,潜伏在土中,伺机在李杰庆博士身上咬出了数十个又红又肿的大包,真让我心疼。
但是,这在李杰庆博士的眼中,都不算什么,他说,将我们与玉米巧妙套种的实验,是播撒希望的事,是为了让丰收的果实惠及更多农户。此次实验较为成功,出菇快、产量可观。如果按照竹荪鲜菌每公斤80元—120元、竹荪干品每公斤800元—900元的价格来计算,在稳定的产量下,每亩地能为农户带去4万元—6万元的增收。
自菌棒培育,直到我们破“壳”而出,披上美丽的“华服”,这一路,先后有近200名云农学子参与到照顾我们的行列中。他们帮我们除杂草、驱害虫,以双手为笔,以汗水为墨,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相连,在田间地头书写着自己的“论文”,生动诠释着何为“躬行实践、学以致用”。李杰庆博士说,在云南农业大学里,劳动教育与耕读教育不仅是口号,更是融入每一次弯腰、每一滴汗水的体验,旨在培育出既有情怀又有智慧的农业新人。
近年来,云南农业大学党政齐抓共管,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通过建设课程、拓展基地、强化师资、丰富活动,以“农”为底色,协同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劳动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耕读人文教育,构建起了劳动实践与耕读教育一体推进的劳动教育体系,让云农特色熠熠生辉,育人成果遍地开花。(记者 杨艳萍 蔡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