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所带来的体悟如一路灯光,照亮人生黑暗,黑暗尽头是一豆烛火,即读书的起点。”值此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与大家分享我的阅读心得,愿阅读温暖照亮我们每个人的生命。
阅读与土灶里的火光
童年的阅读体验时常与土灶相伴,穿过呼啸的寒风和冰凉的田埂,架上一口大铁锅,烧上一锅滚水,“哐哐哐”地把刚刚收获的猪草切碎丢下锅,我便能收获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坐到土灶前烤干身上的寒气,搓搓冰凉的双手,借着土灶的火光翻开书,等待灶里烘着的玉米棒或红薯散发阵阵香味。童年能有丰富的阅读体验得益于父母的支持,虽然家境不富裕,父母却总是想办法满足我对于阅读的渴望,或是节衣缩食为我购书或是向邻居借书或是到废品站低价淘回许多旧书。因《西游记》对神通广大的孙大圣满怀崇拜从而萌生锄强扶弱的正义之心,因《海的女儿》为化为泡沫的小美人鱼流泪从而明白了善良与美好,因《金色的鱼钩》了解红军长征岁月中涌现的崇高人格……在土灶前阅读的时光里,一本本优美生动的书籍传递真善美,一个个丰富精彩的故事点亮想象的烛火,让我的心灵的脚步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阅读与田野上的星光
少年的阅读体会来自于生活与书本的相互映照,闷热的夏天到郊外欣赏的风景如今仍让我心驰神往。那时,夜晚的水田蛙鸣阵阵、凉风习习,抬头望去是黑黢黢的大山和点点星光,山一望无际横亘眼前,星星肆意铺洒在夜幕并延展到远山之外,课本里那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如此生动。被点点星光照亮的我产生无数遐思——“于书本之外用心欣赏风景、感受万物何尝不是一种阅读?”之后,每当无法坚持继续阅读书本时我就会想到那时在田野上指引方向的星光,如今回想起来,阅读的对象不止是文字,还有生活的风景,阅读让我的心找到未来的路。
阅读与图书馆的灯光
大学四年的求学时光充满曲折和艰辛,但图书馆的灯光始终照亮且温暖着我,不用勤工俭学的日子里到图书馆看书学习是最令我放松愉悦的事情。虽然时常为衣食奔波,但阅读给了我巨大的满足,正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所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就这样,我始终保持着专业前十的成绩并拿了4年的奖学金,毕业后也顺利地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这个阶段的阅读带给我的是坚持奋斗的勇气和看清未来的眼光——专业书籍带给我方法论的积淀,关于生活的书籍传递给我哲理与思考,我深刻感受到:阅读让我突破内心的迷障,把自己交给知识就会收获脚踏实地的幸福感和正确选择的清醒。
阅读与心中的光
工作以后的生活主题是“忙碌与思考”,白天的我像高速运转的机器,只有每天睡前半小时的阅读为我提供了思考和沉淀的自由天地。因为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作为支撑,此时的阅读体验更富有生命力。感到迷茫,读《命若琴弦》,叩问生命追寻的“弹断一千根琴弦”;感到苦闷,读《苏东坡集》,效法苏子“一蓑烟雨任平生”,追求心灵的肆意洒脱;感到烦躁,读《美在从容生活间》,思索“人生苦短,可有什么人或事,让你愿意为之停下脚步,静静欣赏?”……有字之书可供品读,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值得品鉴之处则更多,当书里的理论与现实交相辉映,更觉阅读之事无处不在且使人受益颇丰。
从土灶里温暖的火光到田野上指引方向的星光,再到图书馆激励奋斗的灯光,阅读始终是我的心中的光,这束光将我人生的每一处坎坷都印照得光辉灿烂,阅读带来的力量鼓舞着我身处逆境不放弃、面对诱惑不动摇、面对选择不迷茫。如今,我成为了一个母亲,当我坐在火塘前给我的孩子朗读诗歌,读至“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蓦然觉得命运的子弹正中眉心,阅读的轮回再度开启,阅读的光将继续照亮下一代人。
此刻,孩子沉沉睡去,打开书本思考未来,我因阅读远离喧嚣,获得内心的宁静,正如米沃什的《礼物》一诗写到: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
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个我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
我看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作者:陈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