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乐学 >> 正文
把根基深深扎进泥土里——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一场持续40余年的行知教育实验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1日 11:58:11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把根基深深扎进泥土里——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一场持续40余年的行知教育实验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在给学生们上课。季春鹏 摄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学生在学校种植园劳动。学校供图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学生围着教师学做掐丝珐琅。学校供图

  乡村学校完全可以建构起一种“自然的、健康的、和谐的”教育文化,并留住“乡村的味道、乡情的淳朴、乡音的美妙”。

  其在着力解决乡村学校生存问题、乡村教育公平问题、乡村儿童享受高质量教育问题等方面做出了标本性示范: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实践解决乡村学校育人实际问题。

  步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的行知教育集团,迎面可见一尊陶行知先生塑像。校园环境清幽,树木参天、绿草茵茵,现代化教学楼里书声琅琅。9月的校园,一片勃勃生机。

  中午,正是孩子们休息的时候,广播里播放着《锄头舞歌》,站在柿子树下的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笑着说,这首歌就是陶行知先生写给南京晓庄学院的校歌,而在行知小学他和孩子们唱了40余年: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航标,从落后的村办小学到新型乡村学校,一场“行知教育实验”伴随着歌声,仿佛穿越时空,凝望着四十余载“行知路”上的欢乐与艰辛、付出与收获。

  今年7月,该校的“大情怀育人: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项目获得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其在着力解决乡村学校生存问题、乡村教育公平问题、乡村儿童享受高质量教育问题等方面做出了标本性示范: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实践解决乡村学校育人实际问题。

  立足乡村教育,根植于理想的教育实验

  乡村,是行知教育实验最为明显的表征,理想则是这场40余年的实验探索的底色。

  1981年,在那个师范生十分紧俏的年代里,杨瑞清带着满腔热情,走进了江苏省江浦县(现南京市浦口区)偏远地区的一个村办小学——五里小学。当年的五里小学,当地人曾编过一段顺口溜:“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

  而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杨瑞清,接手的还是被称为“二年级万岁”的差班——38名学生中有20名留级生。同是农村出身的杨瑞清理解这帮孩子的不易,不是脑瓜子笨,而是学习条件差:平时在家,拔草种瓜;家里没活,到校上课。面对乱哄哄的课堂,他从陶行知的思想和精神中汲取力量,“就算吃得千般苦,也要把孩子教出来”。

  空有一腔热情显然是不够的。初到五里小学时,杨瑞清曾对村里的学情做过深入分析:全村9个学段357名孩子,小学阶段平均留级1.27年,孩子们普遍缺乏自信心,间接导致农村家庭负担增加。

  怎么办?杨瑞清决定从陶行知身上找答案。1981年,杨瑞清开设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全国第一个行知实验班。这是行知教育实验的开端。没有明确的路径可循,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陶行知的话语给杨瑞清指明了方向——把整个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杨瑞清清晰地认识到,行知教育实验就要在“源于生活、面对生活、学会生活、享受生活”中进行,必须让“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基地、走进社会。

  “大自然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你让孩子经历这些过程,实际上是给予了他们最好的课程、最好的教育。”很快,行知班的教学改革从教室延伸到了校外,杨瑞清说,“虽然我们没有高级的仪器,但是我们的资源很宝贵,稻田很宝贵,荷花很宝贵,方圆百里的大山就在我们脚下。”他带着孩子们春天在乡间认识植物,夏天到河边捉鱼游泳,秋天爬山,冬天玩雪……原先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学校成为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

  1983年,行知小学新建的校园需要绿化美化,教师们带着学生栽树,开辟小种植园,开展小饲养、小制作等活动,还创办了小农场,建设了娃娃农科院,设立了6个小小研究所,为后来行知基地的创立做了准备。农场还吸引了城市学校来行知小学开展劳动实践,体验农村生活。

  1994年,行知基地创立,这是江苏省第一家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在这里,杨瑞清初次尝试利用乡土资源,采茶叶、刨花生、喂牲口,夜晚的星空和篝火,吸引了许许多多城里的孩子来体验乡村生活、学习农事。

  在杨瑞清带领下,行知小学迅速开展了“‘三农’体验课程”“赏识教育”“三小课堂”“教师发展学校”“小学小班化”等6项新实验,重点开发乡村儿童走进城市、增长见识,以及城市学生体验乡村生活、开展劳动实践系列课程,促进城乡学生深度交往,形成城市带动乡村、乡村反哺城市的良性互动局面。

  如今的行知校园里,村小原貌还完整保留着,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现代化教学楼淡雅素净,现代气息与田园风光比邻,书声与鸟鸣相得益彰。300亩校园,3000名师生,行知基地近年来每年接待4万多名城市学生和国际学生……曾经落后的村小,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幼儿园、小学、初中、基地于一体的教育集团。

  杨瑞清介绍,经过多年探索与发展,基地已经开发形成了六大领域、24个模块的100多项特色化精品化综合化课程体系,每年服务全区近4万名中小学生,很好地解决了学校劳动教育场地不足、课程门类不全、师资配备不强等问题,“我们的户外生产劳动区有果园、茶园、农作物试验区等,连续实施了近30年的‘三农’体验课程已接待了南京50余万人劳动教育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情境中出力流汗,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习惯、品质与劳动精神等”。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如今,行知基地已成功构筑半径2公里的核心资源区、半径5公里的拓展资源区、半径30公里的联络资源区,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将教育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

  “农村教育要更加关注农村的孩子将来能不能够在城市化进程中获得成功和幸福,要特别善于把城市化进程中丰富多彩的社会变迁过程本身转化成孩子健康成长的课程资源。”杨瑞清坦言,行知基地为行知小学的孩子争取到了现代化、国际化办学条件,但更大的意义在于,行知基地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打开了一扇城市之窗、国际之窗,打开了一道友谊之门。

  践行立德树人,乡村学校的育人方式变革

  行知小学的标识及校徽等设计,是毕业于行知小学的一位校友完成的。他当年曾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是行知实验点燃了他的希望之光——“你对色彩与线条那么敏感,一定是个美术人才”。这位一度被认定为“差生”的学生后来考上了大学,走上了艺术设计之路,现在已是大学副教授。这是“赏识教育”的魅力。

  1986年,第一个行知班毕业后,行知小学开始实行不留级制度: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留级,着力解决大量学生留级及其带来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信心不足等问题,借此促进教师、家长观念转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变革。

  杨瑞清将这一实验思路叫作:弘扬主体,扬长补短,耐心等待,促进迁移。“这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改革,学生学不好、反复留级的根本原因在教育,而不在学生。学校应给予留级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有机会过幸福、完整的童年生活。”

  基于这样的理念,行知小学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改变过去一张卷子、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做法,采取分阶段、分内容、多次重复考核的方式,想尽办法“让每一名学生考出自信来”。

  杨瑞清说,只有你相信他是个好孩子,你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好孩子!

  岁月悠悠,这一基本教育理念在每个行知孩子的心中洒进一束阳光,走入社会的行知学生普遍阳光善良、热爱生活、积极向上。2001届毕业生张兴海曾写过一篇文章《此生无悔入行知》,说到“行知学校给予自己的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气质”。

  2005年,行知小学成为南京市小班化实验学校,行知教育实验又开始深入探索小班化教育的特点、规律,提出新理念,提炼新经验。杨瑞清带领团队努力打破课程和生活相互割裂的局面,实现国家课程生活化、生活资源课程化,让整个课程“活”起来,构建了富有生机的校本化课程体系。

  杨瑞清介绍,学校致力于实践陶行知的儿童观,开展“三小课堂”实验,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课堂中成长为互敬互爱的小朋友、“即知即传”的小先生、自动自立的小主人,深化“含苞待放,生机盎然”的课堂文化;构建以“小问题、小探究、小展示”为主要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的生机得以激活。

  在杨瑞清眼中,每名学生都是可造之才,每名学生都是一颗星星,他们彼此紧密地挨着,谁也不排挤谁,每颗星星都用光和热显示自己的存在。“决不能只盯着考试,只看到分数。”在杨瑞清眼里,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快乐自信、健康成长,才是小学教育的硬道理。

  多年前,杨瑞清邀请到一位叫丁跃生的农民来学校种荷花。如今,丁跃生种出了1000多种荷花,成了南京农大的兼职教授,每年有两三百万元收入,成了行知小学孩子的另一本“活教材”。杨瑞清把孩子们看到的、学到的归纳成4个字:第一个字是“美”,每年5月到11月,万紫千红竞相开放,当然美了;第二个字是“富”,看到种田也能种得那么富有,生活过得那么潇洒,孩子们非常羡慕;第三个字是“高”,高收入是来源于高科技含量;第四个字是“乐”,丁跃生总是笑呵呵的,种荷花让他快乐,劳动致富更让他快乐。杨瑞清觉得这4个字有巨大的教育价值:“有人生观、价值观在里头,有理想在里头,有美感在里头。”

  始终融入时代,“大情怀”为乡村教育蹚新路

  2017年,教师葛德霞正式接手第87个行知班。在这里,“爱”成了联系一切的纽带。她耐心地等待和引导“叛逆”的男生自己成长,帮助“淘气包”们解决班级生活中的小麻烦,倾听女生成长中如影随形的烦恼……在这里,她收获了一段教师生涯中幸福温煦的时光,实现了自己和学生的双向成长。她将“行知班”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自己的日常所思所感,用真实细腻的文字记录下来,并亲切地称其为“爱的唤醒”。

  40余年来,学校累计开办100多个行知班,进行22项实验探索,贯穿村校一体、城乡联合、国际交流、文化共享各阶段,涉及德育、课程、教学、管理各领域,指向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构成了落地生根、扎实丰满的实验体系,不断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实践有效破解一系列乡村教育难题。

  “大情怀是乡村教育振兴的精神信仰,教育常在细微处发生。”杨瑞清说,1995年,学校提出“学会赏识,爱满天下”教育理念,彰显爱的教育,致力于营造一个有助于生命成长的教育文化生态,此后行知教育实验始终聚焦于“大情怀”,“在40多年的探索中,我们构建了大情怀育人体系,形成了体现独特儿童观、教育观、学校观、课程教学观的本土教育话语方式”。

  “学会成长,做自信快乐的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教师队伍成长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理念。”在杨瑞清心目中,行知学校要培养的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满天下”、以“大情怀”育人、立志做新时代“大先生”的“真心良师”,让每名教师在做良师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职业的幸福。这些良师必须真诚践行以“爱”为核心价值的教育伦理,遵循尊重、相信、理解的原则,运用包容、激励、提醒的策略,营造出一种师生和谐美好、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态,让每一个生命充满生命的活力,自信而舒展。

  正是在这些“真心良师”的努力下,行知学校特别重视“爱的教育”,培养了一批批“精彩陶子”。“陶子”一词源自郭沫若等人对陶行知的崇敬之称,行知学校致力于培养的学生,正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下成长起来的“做真人、爱生活、善学习、有担当”的新时代“陶子”,“大志、大气、大爱”是其身上的鲜明精神特质。

  围绕学生形象,学校早在2010年就设计了自己的吉祥物“陶娃”。近年来,为适应新时代育人需要,学校又进一步设计出代表文明、学习、健康、艺术、劳动的“五好陶娃”。在凸显“五育”融合的同时,实施融合评价,分学段制定了进阶式“五好陶娃”成长评价体系,设计了《陶娃评价手册》、陶娃争章、陶娃荣誉墙等评价工具,通过开展陶娃过春节、陶娃手抄报、陶娃主题班会、陶娃运动会、陶娃故事会等系列主题活动,将评价融入教育教学、艺体活动,实现了学校育人品格的提升。

  现在,学校周边早已不再是农田,行知学校其实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学校,但“行知教育实验”依然散发着无穷魅力。一直以来,行知学校都坚持采用走进现场、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的行知教育方式,以“知行合一”的思想引领学校课程建构。杨瑞清说:“我们在传承、弘扬行知精神上,要坚持实践第一,要坚持回到生活,要走进现场,要把根基深深地扎进泥土里。”

  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进一步整合各类特色优质资源,以“国家课程校本化、生活资源课程化、学校课程系统化”为基本思路,以“村校一体、城乡联合、国际交流、品牌共享”为路径,让课程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生长在联合的生活中,系统建构了“基于生长、滋养生长、促进生长、指向生长”的旨在培植乡村儿童生活力的生长课程体系。

  杨瑞清说,实践证明,乡村教育并不是落后教育的代名词,乡村教育有着自身的美好品质和独特价值,“我们的实验表明,乡村学校能够以平等的姿态融入城乡一体化、全球化的浪潮,并从中获得滋养,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在杨瑞清的带领下,行知学校开辟了“生活即教育”的行知教育实验道路,创设了“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与教学范式,搭建了“社会即学校”的协同育人平台。

  “作为一所乡村学校,固守过去只会带来生命的停滞,必须在时代大潮中不断探新路、谋新局,找到新的生长点。”在时代浪潮中,这所“不一样的村小”用40余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逆袭”之路,不但办学实力从弱到强,还成为百余所城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并向海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如今的行知学校,已经成为一面文化旗帜,在绿色乡间高高飘扬。(记者 缪志聪)

  专家点评

  行知教育实验的当代价值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走过的40余年行知教育实验之路,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回溯行知教育实验的发展,我们大致可以发现,它有3个基本特征:一是“扎根性”。它深深扎根在中国乡村的土壤中,具有一种自然性、原创性、本土性的乡野美感。二是“长程性”。从1981年五里小学到今天的行知教育集团,跨越40余年。班级实验经历了三代教师,学校层面的各项实验历经迭代设计,有的已转化为学校制度和学校文化,如赏识教育实验;有的直接转化为教师行为,如“良师成长实验”等。三是“掘井式”。以“师陶学陶、实验实践、反思总结、固化成果”循环推进,持续深入,构建了“大情怀”育人体系,建成一流乡村学校。

  他们开展的乡村教育系统实践,鲜明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普适价值:一是始终坚持“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始终关注着师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关注每一个人的尊严和幸福;二是始终坚持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将“教学做合一”贯穿教育教学全程;三是建立开放共享的教育文化生态,迭代升级为一个村校联合、城乡互动、面向世界开放的乡村大教育格局。

  行知教育实验最大的成功在于,用他们的实践证实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即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学校完全可以建构起一种“自然的、健康的、和谐的”教育文化,并留住“乡村的味道、乡情的淳朴、乡音的美妙”。他们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行知味、乡土味的话语谱系,如“扎根、舒展、绽放”“小朋友、小先生、小主人”“在事上做、在事上教、在事上学,学以致用”等。他们自称是“行知人”,并为自己是“行知人”而自豪和骄傲。

  他们努力向世界传播行知精神和行知思想,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乡村教育真善美的故事,以及中国所取得的教育成就。这样的探索,见证了一群教育人的初心与使命。

  (彭钢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董明强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