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打好高层次人才引培“组合拳” 为“双一流”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云南大学人才引培工作巡礼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3日 11:20:43  来源: 云南日报

  原标题:打好高层次人才引培“组合拳” 为“双一流”建设注入源头活水——云南大学人才引培工作巡礼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
工作中的胡凤益团队
2020年,古生物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线虫生物农药成果转让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也对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近年来,云南大学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双一流”建设需要,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引育体系,建设学科人才高地和区域性人才高地,为人才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环境,栽下“创新引才”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深化人事人才工作改革创新 激发人才引育活力

  十秩光阴似箭,百年岁月如歌。云南大学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之精神,恪守“自尊、致知、正义、力行”之校训,开风气之先、创至善之业,以独特气韵浸润西南边疆。纵观学校跌宕起伏的百年历程,不同时期的人才状况决定了云大发展的兴衰。

  “双一流”建设以来,学校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为导向,加强学校顶层设计,推动人事人才制度建设,积极搭建人才发展体系,靶向施策、定向培养,建立健全校级人才培育平台,在人才引进聘用、校内人才培养、人才考核评价三个方面开展创新性改革。

  制定科学灵活的人才引进计划及聘用机制。先后实施了云南大学“东陆人才”计划和“青年培优人才”计划。“东陆人才”计划着力引进国家战略科学家、国家级领军人才、学科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四个层次人才,每个层次都设立三档岗位,提供阶梯式待遇。“青年培优人才”计划着力遴选32岁以下、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科学研究素养的应届博士生或博士后,提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及优质的人才发展平台,旨在储备一批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在人才聘用方式上,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思路,实施全职聘用、非全职聘用、编外全职聘用、短期聘用、兼职聘用等多元化灵活聘用机制。两类计划的实施和聘用方式的改革,显著提升了学校的人才吸引力和师资队伍质量。

  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全面梳理学校的各类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与“东陆人才”计划并轨实施,实现引育并举,激励教师发展。基于《云南大学教职工在职学习进修管理办法》,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教学科研机构访学深造。实施云南大学青年教师人才培养“伙伴计划”和学术团队建设,为青年教师成长铺路。

  深化改革人才考核评价机制。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要求,着力破除“五唯”,深化人才考核与评价机制改革,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逐步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研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考核及评价体系。如面向工科类人才,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科技成果转化等,作为人才考核及评价的判断标准;以生命科学和天文学学科作为试点,与世界一流院校的人才聘用、评价和考核方式接轨,实施预聘至长聘的考核制度,支撑了“能进能出、科学分流”的弹性用人机制;在民族政治研究院实施了成果导向的评价机制,高水平原创性成果与人才待遇直接挂钩,充分激发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

  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形成引才聚才“强磁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双一流”建设以来,云南大学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充分支撑了学校在一流师资、一流学科、一流人才培养、一流科研、社会服务方面的建设。

  建成了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总量成倍增长,青年人才储量持续扩大,师资队伍结构显著优化。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由3名增至16名,杰青由3名增至18名,学校现有院士(含双聘)、长江学者、杰青、四青等国家级重点人才达88人,省部级人才800余人。引培东陆人才计划“青年学者”116人、“青年人才培优计划”68人。建成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古生物学、政治学与边疆问题研究、天文学、统计学等优势特色学科人才高地。在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领域和生态与环境领域初步形成院士领衔,杰青、长江及一批国家级青年人才组成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民族政治学、地方政府与边疆治理、国别与区域研究领域形成以长江学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领衔,一批国家级中青年人才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组成的人才高地,深入开展民族学、政治学及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持续推动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实践,为国家治理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全面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科发展得到有效支撑。民族学、生态学、统计学位于全国前列,政治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快速发展。软科新公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学校27个学科上榜(进入前50%),占学校在建学科数64.3%,占全省上榜学科数(68个)39.7%,民族学进入学科前2名,全省唯一。地球科学引进包括国家杰青在内各类人才共40人,培育国家优青在内的省部级及以上人才42人,为学科加速发展提供重要人才保障。2022年地球科学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学科,学校ESI全球前1%学科增加至6个。此外,24个学科入选云南省新公布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建设科技部“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光电子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云南重大生物演化事件及古环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国周边外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和电镜中心、实验动物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设施;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能力显著提升,自“双一流”建设以来,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93项。2022年,引进人才国家杰青杨崇林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溶酶体稳态调控与相关疾病”立项,这不仅是云南大学聚焦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也是近年来云南高校在该类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引进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李博教授、孙晓辉教授和学校培养人才国家杰青唐年胜教授,依托云南大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多样性抵御生物入侵的响应机制与受损系统的生态恢复”“基于SKA先导望远镜的宇宙磁场研究”及“大数据重采样、分布式推断与在线学习的统计理论与算法”,为云南大学争取到了“十四五”第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三是在Nature、Science、PNAS及Nature子刊发表论文22篇,胡凤益教授在多年生稻上的研究成果获得Science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本年度中国唯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3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8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8项,9篇咨询报告获习近平总书记批示,7篇咨询报告获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

  培养了一批国家急需的一流人才。各领域人才作为学位点和专业带头人支撑入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17个、省级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授权分别增至24个、43个,成为西部学位授权体系最完整的高校之一。生物科学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计划,实现云南省零的突破。学生综合能力普遍提升,在2021年“互联网+”国赛中获2金1银5铜;第十七届“挑战杯”中,云南大学获“特等奖”,均为我省高校历史最好成绩。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物理实验竞赛、生命科学竞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双一流”建设以来,学校已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477项、省级奖项1466项;1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仅10人),3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智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国家和云南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打造“一带一路”研究院、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缅甸研究院等14个省级新型智库;报送决策咨询研究报告200余份;谢平教授团队围绕杞麓湖、抚仙湖等高原湖泊开展保护和治理研究示范。在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张克勤院士团队研发的线虫生物农药“杀线虫芽孢杆菌B16母药及制剂”成功实现转让,预计产生经济效益3.5亿元。胡凤益团队深耕多年生稻技术研发推广,“多年生稻23”入选2022年全国29个水稻生产主推品种之一;“云大107”在乌干达获国家品种审定,在我国南方9省及“一带一路”沿线14国推广种植30多万亩。云南大学以“云大25”和“云大101”两个多年生稻品种权技术入股形式和华大基因合资成立“深圳华大云谷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大学技术入股拟占比20%。郭洪团队紧密结合云南省磷、锂矿资源优势,与云天化合作建设600吨/年高性能磷酸铁锂产业化示范线,投产后预计每年将产生700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效益。张榆锋团队与贝泰妮集团合作开发的射频美容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3年底上市后每年为企业带来上亿元的销售收入。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社会服务方面,林军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的术后镇痛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生产批件;云大附属医院联合其他单位完成的“儿童近视防控融合体系”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65家医院应用;郑家亮团队研发的新型远程医疗技术获云南省发展改革委支持在德钦县开展应用示范;陈大华团队研发的靶向治疗癌症药品、治疗痛风药物进入临床前实验研究。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云南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2000万元,推动生物医学应用转化研究,张子杰教授团队在新冠疫苗评测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打造人才队伍建设升级版 夯实基础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面向未来,云南大学将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中央、省委人才战略部署,用好用足学校人才计划及云南省人才政策,把引贤纳才之门打得更开,把人才发展土壤培植得更厚,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发展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持续引育更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的青年人才,着力打造并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引带动云南高校建设区域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为云南新发展储备和培育一批高质量人才。

  储备一批战略科学家。学校陆续引进的杨崇林、张建、刘晓为、陈大华、徐星、谢平、陈文、张晓世等一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未来将成为战略科学家主要培养对象。

  顶层谋划战略科学家群体。以“院士+杰青+长江”为核心推动科学家群体建设。目前,已在生物医药领域及生态与环境领域初步形成科学家群体,将进一步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未来有望在古生物学形成科学家群体。

  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大力推进“青年人才培优”计划实施,引进一大批优秀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后,为云南大学甚至云南省今后5年、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储备人才。实施《云南大学伙伴计划》等办法,挖掘校外人才资源,通过弹性合作方式,培育校内具有发展潜力青年教师,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云南大学将始终把人才作为兴校强校之本,紧紧围绕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等重大部署,让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在高校落地生根,枝繁叶茂。(陈怡希)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