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乐学 >> 正文
2021强基计划研讨会在京举办 众专家把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9日 11:28:11  来源: 中国网

  原标题:2021强基计划研讨会在京举办,众专家把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日前,由中国网教育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新观察》联合举办,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承办,北京爱培优新高考研究院协办的2021年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强基计划研讨会在京举办。

  在新高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大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核心议题,也关乎着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随着 “强基计划”进入第二年,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协同实施,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论坛现场)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本中,中国网文化发展中心教育事业部总监林楠,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新观察》栏目主任祖宜,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石景山学校校长刘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李晓辉,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前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丁延庆,杭州学军中学副校长方润根,北京市第五中学副校长郝臣,福州第三中学副校长李棽,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副校长王向科,北京爱培优新高考研究院院长张金荣等专家学者,以及全国200余位中学校长共聚一堂,就强基计划背景下中学育人体系改革、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分享。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明远为本次研讨会录制了开幕致辞视频。顾明远在致辞中表示,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创新驱动来建设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重任。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个竞争当中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更加凸显。

  (顾明远先生视频致辞)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承办方,刘彦首先向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办学11年来的发展轨迹。她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教育者,要发展、要创新,首先得有自己学校发展的特色,“无课程不特色,无技术不未来”,通过这些理念的打造,逐渐形成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的办学特色。

  (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校长刘彦)

  张力以视频形式带来了《十四五时期到2035年教育现代化走势》主题分享。他总结了面向 2035 年中国教育的关键词:学前教育是“普惠化”,九年义务教育是“均衡化发展”,普通高中是“多样化有特色”,职业技术教育是“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等教育是“内涵式发展”,继续教育是“灵活多样”。

  张力表示,普通高中阶段,包括强基计划在内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异常重要,各中学要充分探索分层教育、走班制、学分制等方式,重点关注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让那些具有拔尖创新天赋的孩子能够如鱼得水。报告内容无论从政策背景意义以及教育发展走势分析上都极具前瞻引领性,为基础教育阶段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导。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督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

  随后,邵志豪为现场嘉宾带来《新时代高中“五育”并举为未来创新人才奠基》的主题报告。邵志豪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基础教育的发展就像一辆自行车,前轮把方向,后轮提供动力,方向把准了,也有了足够的动力,才能行稳致远。

  他指出,当前的基础教育也存在一些失衡:重于智、轻于德、弱于体美、失于劳,只有“五育并举”,才能实现未来创新人才的奠基,才能落实立德树人,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诠释学校的个性和特色。“无论是学术性高中、普通性高中,还是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都要承担党和国家基础教育任务,都应坚决贯彻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邵志豪校长)

  李晓辉通过共享教育实践经验,为中学代来了新政背景下新的思路重点和对策。他在主题为《强基计划对中学“学生贯通培养”的新启示》的报告中提到:不同于以往其他的招生录取方式,强基计划不仅是在选拔,更重要是培养。“如何看待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我特别关注这‘三有’,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

  李晓辉认为,有志向,关键在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包括专业志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志向等;有兴趣,是要有好奇心,而且这种好奇心应该是先天性的;有天赋,既需要先天的,也需要后期的教育和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李晓辉)

  丁延庆在《强基计划与拔尖计划2.0》主题分享中认为,拔尖计划 1.0 实施了10年,为强基计划的施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无论是强基计划还是拔尖计划,某种程度上都是在回应“钱学森之问”。另外,他还举例介绍了北大的强基计划培养特色,包括3+X、跨学院联合培养、多学科交叉等。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原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丁延庆)

  张金荣以《强基计划新政下的中学培优策略》为主题,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他指出,当前强基计划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很多人误以为强基计划的基础学科,都是些冷门专业,这实则是对国家良苦用心的曲解。

  他举例称,有些大学实行“3+1+X”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本科前三年必须踏踏实实学基础学科,1代表着大四那年的分流方向,比方说数学专业可能分流到网络安全、先进制造、智能科技等学科领域;另外,需要学生通过X年(2年或4年)在这些学科领域深度钻研、修完硕士或博士学位,最终得以实现国家期待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北京爱培优新高考研究院院长张金荣)

  方润根在《学军中学拔尖创新人才综合育人体系的思考》的主题分享中表示,作为竞赛教练出身,且经历过自主招生的更迭,他更是对强基计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分享了他理解的拔尖创新人才:一、需要有深厚而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结构;二、独立思考、进取、人文精神与科学理论渗透磨合、沟通、组织、协调等,多种能力组成的能力结构;三、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非智力方面的品质结构。

  (杭州学军中学副校长方润根)

  圆桌讨论环节,郝臣、李棽、王向科等就《新高考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变革与趋势》话题,进行深度碰撞。

  郝臣表示,北京已经进入到新高考的第四年,面对新高考的时候,确实能够明显感觉到,在课堂上,跟以往的学生对比,他们更加欣喜、更加自信,因为能够做到选考科目的课堂,要么是他所喜欢的学科,要么是他所擅长的学科,要么两者都能够实现,所以跟传统高考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喜爱程度都大大提高。

  王向科提到,河北今年第一届新高考考生,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它的开放性,考试不再像以前有固定标准;第二,个性化,12种组合,总体来讲个性化原则是国家选才的需要,同时也是为政治、文化、经济服务做贡献。

  “我觉得无论是强基计划,还是其他的升学选拔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育人,并不是为了多考几个清北,而是为了更多的学生,或者说是为了全体学生,帮助他们找到最合适并无悔的人生选择。作为一线教育从业者,在强基计划背景下,我们应该尽职尽责,从长线来考虑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未来发展。”李棽说。

  本次研讨会中,各位专家和校长们建言献策,在全面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深入讨论了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和破局之策,为促进中学教书育人方式改革,更好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高艺萌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