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理工大学夏雪山教授课题组(云南省分子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建立了寨卡病毒感染与致病树鼩动物模型并开展相关研究。
寨卡病毒(ZIKA Virus)是一种虫媒传播的病毒,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与流行,鉴于寨卡病毒传播媒介分布广泛、感染该病毒会导致小头症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感染寨卡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自寨卡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应用小鼠、猴子等实验动物,建立了各种寨卡热疾病模型,但现有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人感染症状差异过大,仍需寻找可以模拟真实人类感染症状的理想动物模型。
树鼩主要分布于以云南省为主的我国西南部地区,是一种易繁殖、易饲养的小型灵长类哺乳动物。在云南省科技厅大力支持下,以夏雪山教授课题组成员为主的研究团队,依托成熟的寨卡病毒培养和树鼩实验操作技术平台,运用我国自主分离的寨卡病毒临床株皮下感染子一代成年树鼩,发现树鼩对寨卡病毒具有高度敏感性,与人感染后最常见临床表现非常相似。为了明确寨卡病毒对树鼩感染的组织嗜性和病毒复制特性,研究团队建立了树鼩不同组织来源的原代细胞培养体系,在体外细胞水平感染寨卡病毒,评价寨卡病毒感染主要的靶器官、靶细胞及其增殖特性。结果发现,树鼩的肾脏、肺,肝脏、皮肤和血管均不同程度的支持寨卡病毒的感染,其中皮肤和血管高度敏感,合理解释了树鼩活体感染出现严重的皮疹症状的原因,为寨卡感染树鼩模型提供了体外细胞水平证据。
具有典型皮肤症状寨卡树鼩动物模型的建立,将加快寨卡热发病机制研究及相关药物和疫苗的筛选、评价等研究进程。下一步,云南省科技厅将继续支持研究团队在现有模型基础上,建立不同感染途径导致的寨卡树鼩动物模型,阐明寨卡病毒感染与致病的分子机制,为寨卡药物和疫苗研发提供更多技术支撑。(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