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四川图景——四川省教科院全域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探索实践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4日 12:50:04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四川图景——四川省教科院全域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探索实践

“通过省教科院联合全省各地各类学校,共研共建,先行一步,建设一批高品质样本学校,带动影响全局发展……四川‘高品质学校建设’形成了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四川经验’。”近年来,特聘教授李政涛多次到四川指导高品质学校建设,高度评价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引领全省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创新做法。

今年8月22日,四川省教科院与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在成都共同举办“全国高品质学校建设研讨会”,展现了四川省高品质学校建设的理念、措施、评价等核心内容,以及全省高品质学校建设的良好势头,受到全国基础教育界广泛关注,网络点击率达240多万。此前著述《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方略》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现场作主题报告,认为高品质学校建设与素质教育、均衡发展共同树起全国基础教育的三面旗帜,具有划时代意义。

自2017年以来,四川省教科院针对全省基础教育学校改革发展的现实困境,就其未来发展样态、目标、路径、评价等重大问题,以高品质学校建设重大课题研究为引领,以高品质学校建设为方向,以“五育并举”为基本路径,帮助学校找准办学定位,因地制宜实现发展转型和全域品质发展。经过3年探索,全省高品质学校建设风生水起,形成了富有四川特色的原创样本。

困境突围,开启学校高品质发展新方向

2017年10月,在四川省第十二届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学术研讨会上,四川省教科院院长刘涛首次提出“高品质教育”概念,并把“高品质学校建设”定位为当下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与愿景,获得与会者积极响应。

在刘涛看来,建设高品质学校就是要破解学校改革发展的现实困境,首先是针对几十年来优质学校发展目标不明、路径不清、动力不足等问题,尤其是针对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课程、教学、评价脱节等突出问题,着重解决优质学校发展标高、路径与策略问题。

提出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又一背景是,近年来国家突出强调提升学校办学品质。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质学校”;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学校品质提升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和内容。

四川省教科院坚信: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品质教育既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价值取向,又是策略方法,更是检验标准。以高品质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创造美好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是主动应对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关键问题,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实现从“有学可上”转向办出特色、提升品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和治本之策。

铿锵行走,全省高品质学校建设渐成燎原之势

2018年以来,四川省教科院以课题研究引领全省高品质学校建设,走过了愿景建构、理念形成、实践深化、攻坚破难四个阶段。

2017年11月,刘涛在“四川省小学共同体”第二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作《高品质中小学校教学结构改革》主题报告,首次解读“高品质学校”核心概念并提出建设路径,随后把“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申报为四川省教育重大课题,并把高品质学校建设作为四川省教科院引动全省基础教育改革的六个重大项目之一而强力推进。

2018年12月,四川省“高品质学校建设”研讨会,从目标体系、内涵特征、基本原则、路径策略到评价机制进行顶层设计,明确了学校改革的高品质走向和路线图。

引领全省高品质学校建设,四川省教科院在全省确立起80个子课题单位,开展高品质学校样态与建设路径研究,相继举办高品质小学建设成果分享会、“高品质学校建设”川渝交流会和“高品质幼儿园建设”川渝名优幼儿园园长论坛。依托全省各级各类“共同体学校”,探索各学段学校高品质建设路径,在校园文化、管理变革、德育创新、教师发展、课程建设、课堂革新、评价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9年11月,四川省县域品质教育改革发展交流会推出泸州市江阳区全域品质教育模式后,全省各地开始自主探索以“高品质发展”为核心价值追求、以“高品质学校建设”为实施路径的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新路。

叩问评价难题,课题组构建了成都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三级28项评价指标,并在成都领航高中、特色高中评价中运用。在攻坚克难中,省教科院明确了高品质学校建设“顶天立地”的价值内涵,把握“品位”与“质量”的关系特征,遵循高品质学校建设规律,根据六大核心要素探索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方法路径,初步破解了高品质学校建设难题。

3年来,四川高品质学校建设立足本土问题与经验,直面学校改革发展的迫切问题,在全省各学段各区域开展跨界合作、全域推进,为学校聚焦现实问题、探寻创新路径,提供了改革方向、有效经验和发展平台,为实现学校改革发展、区域品质提升、四川经验推广开拓了空间、提供了助力:课题研究起步仅5所学校参与,到2019年全省已有500多所学校实验推广研究成果;泸州江阳区、达州通川区、遂宁船山区和成都市、广安市、宜宾市等地都主动申请与省教科院合作,以“高品质学校建设”引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高品质学校”这一四川原创的新时代学校改革发展新理念、新目标、新路径,逐渐引起省内外教育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中小学广泛关注。

高位引领,提出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四川主张

坚持高位引领,构建理念系统。2017年9月,刘涛在《基础教育课程》发表《高品质学校的教育意蕴与建设路径》文章,首次提出高品质学校建设理念框架与实践路径。2020年6月,课题组在《人民教育》发表《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四川样本”》文章,系统论证了四川省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思想架构和实践路径。3年来,四川省教科院编著了《走向高品质学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STEM教育4部专著,总结了高品质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德育创新、校园文化、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力评价等方面的创新作为,提出了高品质学校建设核心主张,呈现了四川高品质学校建设的行走样态。

抓住本质,解析高品质学校内涵

四川省教科院认为,高品质学校是办学品位和质量都高的学校。品位是办学行为符合教育规律、政策法规和自身实际的程度;质量是办学过程和成果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程度。学校既要根据政策要求和教育规律找准发展定位,又要根据办学条件和学生需求采取适宜的教育策略,真正做到兼顾学生今天的幸福和明天的发展。

把握特点,表达高品质学校诉求

公平、均衡、优质是四川省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核心价值诉求。公平是逻辑起点:倡导每所学校都以高品质为目标找准发展之路;主张面向师生的生命成长,以内涵发展带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均衡是基本共识:主张各美其美的多样发展、共生共长的生态优化,学校应植根四川历史文化和教育环境土壤,聚焦问题、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突破障碍,走向高品质学校。优质是永恒主题和终极目标:集全省名优学校经验和实力,助力学校突破发展困境,激发办学活力,撬动改革创新,实现高品质发展。

“高品质学校建设是致力于学校教育品质全面提升的改革,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五育融合’为基本路径,推动学校创新发展、品质提升。它既不是标高示范、名校‘贴金’,也不是望尘莫及,每所学校都能以高品质为目标按高品质发展理念与规律,追求顶天立地、低负高效的办学目标,创建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高品质学校。”《教育科学论坛》杂志主编崔勇说。

提出四川“高品质学校建设”改革的核心主张

四川省教科院认为,高品质学校建设是完整的框架意识和愿景导向的结构性改革,锁定全人、全纳、共生、共赢四个维度:追求每个生命个体的品质发展,追求生命群体与学校群体的品质发展,追求办学要素和谐共生与品质发展,追求多元化办学主体合作共赢与品质发展。全人和全纳对应学校品位,共生和共赢对应学校质量;全人和共生体现教育教学,全纳和共赢体现组织发展。四大要素从不同角度阐释高品质学校理念,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运行结构。

“四轮”驱动,整体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

四川省教科院以课题牵动、共同体带动、关系联动、全域统整,“四轮”驱动四川省高品质学校建设。

课题牵动,推动高品质学校建设

四川省教科院以“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牵引,确立子课题学校和实验区,全省拟于2021年前建成120所高品质实验学校。作为一项重大改革项目,高品质学校建设直面四川基础教育学校改革发展的现实困境和根本问题,试图提供改革发展的理念参考和策略借鉴,并根据学校文化、学校治理、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综合评价、校本教研六个要素及其关系框架,引导学校依据自身特点比对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实践研究成果:从内生发展的文化、多元融合的课程、专业自觉的教师、实践理性的科研、儿童视野的环境、主动参与的家庭、品质成长的幼儿等方面,提出了高品质幼儿园建设的策略方法;从生态文化、现代治理、创新德育、自主教师、机会课程、活力课堂、发展评价等方面,架构起高品质小学的理论框架和运行路径;从品相、品位、品格、品牌四个维度,提出高品质中学提高育人质量的改革方向和对策,为全域推进学校高品质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四川样本”。

共同体带动,促进高品质学校建设

2007年以来,在四川省教科院领导下,《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牵头组建起四川省小学、初中、幼教、职教和STEM五大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究共同体,汇聚全省500多所名优学校,在教科研机构、学术期刊、基层学校和专家学者之间,搭建起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平台,形成一个运转有效的自组织教育研究集群,被誉为“四川面向全国的教改先锋队”。在此背景下,高品质学校建设获得共同体学校热忱回应,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大批校长自我觉醒,树立了改革自信;大批学校开始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本土特色,自觉贡献四川经验。

关系联动,引领高品质学校建设

四川省高品质学校建设,首先主要解决办学和教育教学两大问题,优化学校文化、学校治理、课程教学、课堂变革四个关键要素。这是因为,办学品位主要由文化高度决定,办学质量主要由治理能力决定;教学品位主要由课程水平决定,教学质量主要由课堂变革决定。四要素协调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教科院与泸州市江阳区战略合作,试点高品质学校建设,总结出“革新观念、诊断校情;顶层设计、建立结构;专家引领、要素突破;部门融通、节点共生;总结反思、蓄势再发”五段式学校高品质发展模式;提出了品位和质量双线螺旋上升的品质发展规律;形成了“五修三力”高品质校长发展策略、“五育三课”高品质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五建三好”高品质校园建设方法、“五优三强”学生高品质发展目标。

“五修三力”提升校长。高品质校长是建成高品质学校的首要条件:校长要加强愿景修炼,明确价值追求;加强信念修炼,坚定思想立场;加强心智修炼,树立先进理念;加强学术修炼,精进专业素养;加强情感修炼,滋养教育情怀。增强领导力,形成校长引领学校改革、班子引领专业发展、教师引领学生成长的领导格局;增强凝聚力,形成校长凝聚人心、班子凝聚力量、教师凝聚认识的团结氛围;增强发展力,形成校长现代治理能力强、班子改革创新能力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强的积极态势。

“五育三课”优化教师。“五育并举”是高品质学校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学校要深刻把握“五育”既独立又统一的关系,协调好管理机制和评价方式;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注重美育熏陶,丰富劳动实践。要根据学校文化理念和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高品质课堂,以科研驱动关键领域改革。

“五建三好”创美校园。高品质校园重点不在于环境优美和设施高配,而在于文化内涵与环境适切、师生精神与行为匹配、教学活动与课余生活和谐。学校要建好安全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智慧校园、文化校园,把校园建成师生的生活家园和成长乐园,实现办学氛围好、社会声誉好、发展前景好的优质教育生态。

“五优三强”培养学生。高质量达成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品行优善、学业优良、身心优美、情趣优雅、劳动优秀、学习能力强、生活素养强、社会意识强”的时代新人。

教室里悬挂着一个大筐,地面散落着五颜六色的瓶盖,一群学生正忙碌着:有的站在高梯将一篮篮瓶盖倒入筐中,有的将装满瓶盖的篮子递上去……过了一会儿,高梯上的学生说“够了够了”,学生们便兴奋地挤到筐下,在一片“下雨了”的叫喊声里,筐里瓶盖倾泻而下。

“瓶盖雨游戏”起初只是两个打翻瓶盖“肇事者”的说辞,但老师一句“看起来真好玩”引发了游戏。开始学生们只热衷于将瓶盖从头上淋下去,老师提出“雨是从天上来的,怎样才能办到呢?”便有了高挂的大筐。可问题又来了:怎么把雨放进去呢?孩子们开始将瓶盖收拢……“瓶盖雨游戏”也越玩越大。

让游戏成为学习的过程,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未知世界,获得全新的体验与认知。成都十六幼以“游戏之于幼儿是玩耍,之于教师是教育,之于教育是发展”理念引领,开展“将游戏玩大,玩出课程”主题教育实践,在“成全幼儿的诗意与幻想,让童心依旧天真;保护幼儿的好奇与好问,让生活充满疑惑;欣赏幼儿的主动与积极,让胜任如影相伴;激发幼儿的执着与坚持,让成功紧密相随;成就幼儿的会玩与热情,让美好润泽心灵;发展幼儿的探究与创造,让学习永不停歇”等方面,发展游戏教育智慧。

2018年以来,泸州忠山学校开启“构建品质课堂、追求品质教育”之旅,创建了“自导式·三助课堂”教学模式:“自助”是学生借助《自助指南》开展自主学习,在独立与文本对话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互助”是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自助”过程中未解决的问题;“乐助”是全班分享学习成果……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中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构建丰盈生命素质、激扬个性潜能的育人体系,遂宁高升实验小学从培养“化育型”教师、构建“共生型”课程、创设“创生型”课堂、形成“内生型”评价体系、培育“激扬型”校园文化等方面着力,展开高品质学校建设。探索“名校+弱校”“名校+新校”集团办学模式,组建起“遂宁市高升实小素质教育研究协同体”,带动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初中教育被一种举步维艰的“细腰”宿命论困扰,地处偏远的泸州棉花坡中学却“风景这边独好”。学校把全人教育喻为“一栋房子”,“屋顶”是全面发展的全人目标,由致远、真知、敦行、灼见四梁组成,下有8根支柱:以理想信念强精神之钙,以“五为”公约奠素养之基,以安全健康促身心健康,以“三为”课堂启创新思维……形成具有方向引领性、内涵生长性、可持续发展力的品质教育生态。

纵观四川高品质学校建设图景,可谓群星璀璨:一批高品质幼儿园发挥了引领辐射作用,如突出儿童主动学习的乐山实验幼儿园、以社团活动促进儿童自主发展的绵阳花园实验幼儿园、以民俗游戏培养中国心儿童的成都十四幼儿园。一批名优小学创新了发展模式,川大附小的现代生活教育、成都实验小学的未来教育、双流实验小学的幸福教育、都江堰市灌州小学的求真教育,都持续生长着学校教育高品质。以抵达本质的个性文化培育、锐意深刻的整体改革和课程变革创新育人模式,成都华阳中学自主创新的育心教育、宜宾兴文香山民族中学课程统整的融生教育、遂宁大英实验学校培根铸魂的精神教育,以及成都七中的高品质课堂建设、成都棕北中学的融合式课堂实践等,都筑起了新时代中学教育的品质高度。

全域统整,建构高品质教育区域范式

统筹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7年以来,泸州市江阳区与四川省教科院合作,构建起全域品质教育“1341”发展模式:坚持“让区域内每个学生享受公平优质教育”思想,达成“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的三大目标,展开“梯级推进,培建一体;点面结合,全域行动;力量协同,生态滋养;多元评价,自主赋能”四个策略,培育一支策划组织、研究指导和评估服务能力强的专业引领队伍。全区教育质量长期保持泸州前列。

以高品质学校建设引领区域教育突破改革发展瓶颈,遂宁市船山区教育形成了“1132”高质量发展路径: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达成全省“高品质教育强区”总体目标,培养卓越型校长、高素质教师、精良型导师三支队伍,实施“五育并举、五育融通”两大战略,突出重点抓手:加强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心中有魂;深化教学改革,培育高品质课堂;建构现代生活教育“全体验”课程……形成学前、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高势能。

面对高品质学校建设中学校理念与教育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不适应,教师理念和能力与教育教学改革不适应等突出问题,刘涛表示:“四川省教科院将重点引导校长确立以高品质学校建设引动学校整体改革发展的思想,以先进的学校文化统整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和教师发展,深化高品质学校评价改革,落实全省高品质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建设项目,让高品质学校建设扎根四川大地、‘高品质学校’研究走向全国,推出‘四川经验’,贡献‘四川力量’。”

(张泽科)(张泽科)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