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池州学院用劳动心理学指导劳动实践,构建“一核三环”劳动课程体系——劳动教育养出学校好气色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3日 11:10:13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池州学院用劳动心理学指导劳动实践,构建“一核三环”劳动课程体系——劳动教育养出学校好气色

一池山水,千载诗人地。安徽池州向来风景如画、秋色宜人,霜降时节的池州学院更是分外清丽,30多亩6万多株黄菊应时怒放,如烟如雾,沁人心脾。

望着满目的金黄,池州学院总务处副处长张静平自豪地介绍:“这里原来是垃圾场,去年学校把它开垦出来,打造成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到分垄、种苗、浇水、施肥等整个过程。再过两天,学生就可以采摘菊花,送到扶贫企业制成花茶出售。”“菊花黄,劳动美”,田边的宣传栏赫然印着6个大字,但劳动教育之于池州学院,改变的又何止这一方田地!

以劳动心理学为指导

“疫情防控期间,你希望学校开展什么内容的劳动教育?”这个问题出自今年3月池州学院开展的全国劳动教育线上调查。让人有些意外的是,超过70%的学生选择了厨艺。

劳动素养教育研究团队成员、副教授黄国萍和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胡文海商量,以文旅融合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家乡创意美食文化烹饪大赛。

“我只煮过方便面,从没做过饭啊!”学生汪天成厨艺不佳,但觉得家乡的“岳西八大碗”很有特色,如果挖掘出来展示,是对家乡文化的很好宣传,于是他上网查做法、请教长辈、购买食材、烹饪制作。

“全院1800多名学生都参加了比赛,我们团队访谈获奖学生,了解他们劳动过程中的创新点和思维走向,并进行团队交流和分析。”在黄国萍看来,剖析劳动素质教育背后的心理因素意义重大。

一方面,可以用劳动心理学研究成果指导学校劳动教育的组织和实践。2016年,池州学院成立劳动素养教育研究团队,15名成员中有4名教师是学心理学的,他们认为应该把劳动心理学作为学校劳动素养教育的理论支撑。比如说,给菊花园拔草,中间是原地休息好还是开展一些唱歌跳舞等娱乐项目好?研究结果表明,后者对人的身心恢复都起着较好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实践成果可以不断丰富劳动心理学内容。2014年,学校出版劳动教育专业教材《大学生劳动素养》,之后又根据多年实践成果进行了重新修订。

现在,池州学院已经建立起了以劳动心理学为指导的大学生劳动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和实施机制。

劳动素养教育融入专业

外国语学院学生参加池州市国际马拉松,担当语言志愿者;商学院组织学生赴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池州市九华府金莲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开展“百人直播进企业”专业劳动实践;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奔赴农村开展专业志愿服务,利用专业所学解决农民农作物种植以及村镇建设方面问题……

把劳动素养教育融入专业,是池州学院的又一大特色。目前,该校形成了以专设劳动课为核心,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和第二课堂为同心圆的“一核三环”劳动课程体系。

专设劳动课是劳动素养教育的核心,也是劳动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形式,属于必修课,设30课时、一个学分,主要包括线上线下劳动意识教育、劳动常识教育等。依托专业课程开展的劳动教育由二级学院统筹管理,由学院实验实训中心罗列出学期专业劳动时间任务,各专业学生轮流开展。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组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依托“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开展了“以创意手工劳动体会匠心精神”劳动教育课,从材料准备、打底、字体雕刻到字体边缘勾勒,每一个环节都充分考验学生的耐心和专业技能。

公共课程和第二课堂是主要的劳动教育融合课程,设12个学分、288个实践学时,学生可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途径获得。该校团委副书记李旋宇说:“这些课程让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打破专业教育的空间限制,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学生也在专业实践中收获了劳动成果。”

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亲手把一根棍子制作成一双筷子,这是许多大学生想都没想过的事。然而,在池州学院的“匠心筷子工坊”里,学生学习刨木、打磨、切割、刻姓名、上桐油等已成常态,教授这些技能的人也是学生。

“他们是学校的一支创业团队,一行4人先去杭州拜师学艺,学成归来再手把手教其他同学。”学生处处长方文利认为,学生们在制作的过程中融入艺术思考,打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筷子,非常有意义。

池州学院十分注重劳动全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00%学生接受创新创业通识教育,20%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模拟,3%学生开展创业实践。2013年,学校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每年几百名学生参与其中,目前已成功孵化6家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企业。

学生沈国富是安徽省航模队专业运动员,2016年考入池州学院后着手做航模培训,创业过程中学校给予了很多支持。4年多来,航模队一边在校内做宣传普及和培训工作,一边到池州市中小学开展专项提升,以“课后三点半”形式培训了200多名学生。此外,队员还不定期到周边乡镇小学开展公益讲座,一年10多次,受益人次超1万。今年,沈国富毕业了,运营着自己的航模公司,一些队员跟随就业。

劳动素养教育提升了学生整体素质,涵养了学校的精气神,让它拥有了好气色。深秋的池州学院,叠翠流金、风景宜人,学生们体魄强健、内心丰盈,个个散发着蓬勃的朝气。(王志鹏)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