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西藏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次仁拉姆——牵着特校孩子慢慢散步的“蜗牛妈妈”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5日 11:00:38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西藏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次仁拉姆——牵着特校孩子慢慢散步的“蜗牛妈妈”

次仁拉姆与学生一起做陶艺。白玛朗杰 摄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特殊教育是需要牵着“蜗牛”慢慢散步的事业。

——次仁拉姆

小档案:

次仁拉姆,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曾获“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西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西藏自治区名校长”等荣誉称号。

青藏高原海拔4500米的那曲,坐落着一座年轻的学校——西藏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2013年8月建校,再过半个月才是它7岁的生日。然而它却在短短的办学历程中,探索出聋哑生职业技能提升、特殊学生生活技能提升、圆融教育理论等丰富教学经验,获得了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殊荣。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元老级”校长次仁拉姆。

后浪初心,勤能补拙

次仁拉姆与特殊教育结缘于2003年的一次宣讲报告会,当时,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对特殊教育的娓娓道来,激起了年近而立的次仁拉姆内心深处的热血。2012年寒假的一个任命电话,让次仁拉姆心中的那粒种子,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她毅然决然地接受了那曲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的任命。

从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到那曲地区幼儿园书记,再到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跨度不可谓不大。不同于提前接受了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其他17名教师,次仁拉姆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缺乏,急需“充电”。秉持着多年来“生活即教育”“终身学习”的原则,面对职业转型,她以“勤”补“拙”,迅速融入到了那曲特殊教育学校的大家庭中。

招生是摆在新学校面前的最大难题。那曲是农牧区,人口分散,生源少,对特殊教育存在认知偏差。面对领导的质疑、同事的担忧,次仁拉姆又一次以她的“勤”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从前期调研到原因分析,再到想出解决对策,次仁拉姆都亲自操刀。从6月到8月,她拉着学校的副校长王付开始了“走村入户”。他们的足迹遍布那曲几乎所有的县(区)乡(镇)村,最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招到了65个特殊孩子入学。此外,次仁拉姆还从特殊学校生源入手,除教育局登记在册的特殊学生,她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特殊子女也一一登记在册,逐个上门宣传。

2015年,那曲地区党校召开乡村书记培训,次仁拉姆敏锐地抓住机会,借培训的契机,向乡村书记们讲解了特殊教育的招生情况。她不仅着重介绍了特殊教育学校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相关知识,还带他们参观了学校与教学环境。次仁拉姆的“勤”彻底“征服”了这些乡村书记。事后,经由他们回乡宣传,学校的生源有了极大的保障。

错位发展,圆融教育

如果学校有教育灵魂,那么那曲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灵魂就是“圆融教育”。教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特殊孩子的差异,以川流不息的毅力挖掘特殊孩子的潜能,圆特殊孩子的梦,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融入社会,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这是“圆融教育”最终要达到的效果,也是次仁拉姆对那曲特殊教育学校的希冀。

面对普校转岗和非特教专业组成的师资队伍与特校教师素质的差距,次仁拉姆下定决心要建立起一支能“挑大梁、打硬仗”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除了常规的入职情感教育、教师成就感获得等形式,教师三年专业成长规划的实施,是次仁拉姆任职特校以来“没有流失一名教师”的秘诀。

从帮助新教师制订三年计划,到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再到建立“3+1教师互助团”“教学实践互助团”“拓展性课程开发互助团”等合作互助小组,大部分教师三年之内都能达到相应的评价指标,胜任岗位工作,并在三到五年内形成自己的风格。

次仁拉姆还在管理中引用错位发展的理念,挖掘教师个人潜能,使得那曲特校在7年的办学里结出了累累硕果。教师人数从最初的17名增加到现在的57名,教师职称从最初的1名副高级教师发展到如今的8名副高级、1名正高级。在学校发出的将个人需求与学校需求相结合的号召下,研究生教师比例提高到19%,教师获奖人数更是不断攀升,取得了6名教师获得国家级荣誉、20名教师获得自治区级荣誉的好成绩,成为了西藏特校甚至是普校里的佼佼者。

在“圆融教育”的办学理念下,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学校在2013年底提出在大龄聋哑学生中开设职业教育的构想,并在当年的11月以开设缝纫班付诸实践。此后,编织、卡垫制作、烘焙、陶艺班相继开设,并通过每年的“助残日”“六一”等特殊日子,举办职教成品展,开展义卖活动,增强广大聋哑学生的自主创业和就业的信心。

近几年来,那曲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学生(聋哑生)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部分学生实现了自主创业以及年收入10多万元的创收。“西藏聋哑生职业教育实践与探索”在2018年获西藏自治区首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西藏特殊学生自理能力与职业技能实践探索”在珠海举办的2019年中国第五届教育博览会上参展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送教上门,温情相伴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校内的学生,还有一大部分是无法入校读书的重度残疾儿童。于是每学年末,次仁拉姆都要与教师们一起制定次年的“送教上门”工作方案,及时更新学生的最新信息,建立一人一档制,依方案灵活开展上门送教活动。

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总面积达36万平方千米的那曲市,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可谓困难重重。一方面,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路途遥远,寒风凛冽的恶劣自然环境让人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孩子们远比想象中都差的身体状况,也让教学过程更加艰难。

为了鼓励年轻教师,次仁拉姆每年都要亲自带队下乡,开展送教上门工作。至今,次仁拉姆仍记得聂荣县永曲乡的一个学生。2016年,初见那孩子时,谁都无法相信眼前这个满身肌肉萎缩、仿佛七八个月大的婴儿一般的孩子已经15岁了。由于几乎没有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次仁拉姆只能简单地与他沟通几句,与家长强调一些护理事项,便难过而归。几个月后,次仁拉姆又去看望了一次。过后不久,孩子就因病去世了。尽管之前和之后次仁拉姆还碰到过其他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但这是留在她心底最深的记忆,也是即便送教工作耗时耗力经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次仁拉姆依然认定“我们还是得坚持,这也是特殊教育的重要一环”的原动力。

送教上门工作的得心应手,除了源于多年的教学经验,驻村扶贫工作也让她更深入农牧民百姓家。2011年,经主动申请,次仁拉姆成为西藏第一批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点在位于那曲东北部的索县嘎美乡。在做妇女工作过程中,次仁拉姆又创建了“巧妇之家”。她制定制度,编写培训教材,定期开展女性健康讲座,还亲自上手现场教授妇女制作馒头、油炸食品的手艺。她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优势,在村里开展控辍保学宣传和劝学工作,成功劝导两个辍学孩子重返校园。就这样,一年的驻村工作,使她不仅成为村民子女教育的电话顾问,更赢得了全村百姓的“心”。

从义务教育到学前教育,再到特殊教育,次仁拉姆在她26年的教育生涯中,努力践行“有教无类”的理念。正如她名字里的寓意“长寿仙女”,次仁拉姆用她仙女般的教育深情,滋润守护着那曲的特殊教育事业。她说:“未来,我还会继续干好那曲的特殊教育,干出成效,做牵着特校孩子慢慢散步的‘蜗牛妈妈’。”(周小兰)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