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教育时评 >> 正文
课程思政要追求如盐在水的境界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2日 09:37: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课程思政要追求如盐在水的境界

教育部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新时代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努力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把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到如盐在水的境界,努力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单兵作战,囿于孤岛,必须与思政课程同向发力、相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营造良好育人生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绝不是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关键课程地位,相反,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应坚持在改进中加强,不断提升针对性、含金量、亲和力,使之真正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明礼修德、弘毅致远的“第一课堂”。更为重要的是,更好建设发展思政课程,对于课程思政全面开展、落地见效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思政课程作为教授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首要课程载体,能够为学生在课程思政学习中打下学以成人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思政课程作为反映鲜活时代生活的“窗口课程”,能够让学生感悟时代精神、聆听时代呼唤,不断增强问题意识,为学生的专业化课程思政学习铺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新与人格涵养相交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辉映的康庄大道。当然,课程思政的建设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思政课程释放潜能、提质增效、深入发展,彰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大水漫灌、粗放经营,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符合认知科学要求、符合专业育人特点、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并且能够有效实现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这样一种一体化的课程思政体系,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教育主体在顶层设计、制度安排、课题立项、经费投放、调查研究、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和鼓励。尤其是高校更应积极作为、主动出击、抓准抓实工作重点难点,不断增强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科学施策的能力水平,率先在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方面作出实质性的教育教学思政探索。与此同时,要在严肃严谨、坚实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上,深度挖掘、整合开发、优化配置各级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以及凝结在不同教师课上课下、举手投足、言传身教中的育人元素,使之在课程建设这一“主战场”上真正为作为“主力军”的教师队伍开展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工作积淀起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强烈的教育气场。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因循守旧,流于形式,必须积极拓展教育视野,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数字媒介,努力实现“课程云思政、思政云教育”。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数字信息云时代正以矫健的步伐迎面向我们走来,如能善加利用,科学开发,这一信息云时代必将为课程思政建设注入强大的信息流,从而使课程思政呈现出汪洋恣肆的浩大气象。具体而言,至少可以在两个方面搭乘这一信息云平台,一是利用云数据,立体化挖掘、整合每一门特定学科课程中知识与思政的潜在交汇点,并以此为基点努力向邻近学科相互穿插、弥漫,着力打造课程思政“局域网”;二是利用云技术,广泛开展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自我期许的学情分析,努力使每一份烙有独特个性的“成才计划”都能在相应的学科课程光谱上得到映现,从而使课程思政有的放矢、量身打造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得以进一步彰显。

总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齐心协力,只有这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初心才会由理念变为现实。(作者 武文利 段虹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段虹系该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胤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