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读书 >> 正文
半生故事一本书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9日 10:43:54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至:

  原标题:半生故事一本书——深圳校长张云鹰和她的“口述史”

  去年国庆长假,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小学校长张云鹰宅在家里伏案写作,写到腿脚麻木,晚上睡觉都会疼醒。然而这还不是最苦的,“最痛苦的是写作的时候思绪纷飞,往事历历在目,再次走进记忆尘封的世界,禁不住泪痕满面”。这场景被她所在学校的陈树民老师撞上过一次。那是一个周末,他去校长家请她审阅一份文件。房门打开,他看到的是一个不同于往常的校长:“平时的校长干练、雷厉风行,见过她笑,也见过她生气的样子,但从没有见过她双眼红红、满眼泪水的样子。”陈树民惊讶地站在那里,甚至忘记与校长打招呼。张云鹰勉强笑笑,用手擦擦眼角,说她在写一本书,是自己的故事。当天写的那一段她是流着泪写完的。

  今年9月,这本书以《通往卓越——一个深圳校长的教育人生》之名出版了。教育学者张文质称这是一本自觉之书。对这种口述史的写法,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颇为赞赏,认为口述史比正史更能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记录活生生的事实,讲述自己的故事,既能引起同龄人的回忆,又能让年轻人了解历史。

  张云鹰在书中用了很大篇幅讲述她的人生故事。“她的人生经历和时代发展密切相连,其间也遭遇了很多不幸,充满了波折与艰辛。她凭着韧性、毅力和坚强的性格,克服了艰难险阻,特别是找到了人生的归宿——对教育的爱,从而走出阴影,走向充满阳光的教育大地。从她朴实深情的娓娓叙述中,不仅看到一个不平常的女子成长的故事,而且也窥探到她从一位普通教师如何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实践教育家。”顾明远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写道。

  “偷偷地一笑,悄悄地抹把泪”

  著名作家王跃文是张云鹰的湖南同乡,他用“霸蛮”形容张云鹰的活力和热情。他说:“她选择了自己热爱的教育职业,从未有过懈怠,更不生半丝悔意。平心而论,她的人生经历是相当曲折的,她为事业的拼搏亦是相当艰辛的,但她留给我的印象总是那么明亮。”

  天上的彩虹,地上的水,

  读书的女人最美最美。

  在知识海洋里畅游,

  在高尚情趣里陶醉,

  在曲折故事里迷恋,

  在深邃哲思里升飞,升飞!

  偷偷地一笑,

  悄悄地抹把泪,

  都显出都显出

  读书的女人最美最美。

  …………

  由坪洲小学女教师演唱的《读书的女人最美》在张云鹰新书发布会上作为开场音乐响起的时候,柔美而激情的歌词伴着磅礴的旋律唤醒了人们的耳朵,尤其那一句“偷偷地一笑,悄悄地抹把泪”如山间小溪蜿蜒而下,牵动了听者内心的情愫。

  这首由蒋开儒作词、赵连第作曲、张也原唱的《读书的女人最美》,追踪源头,应该算是为张云鹰的学校量身定制的。2003年,张云鹰竞聘成为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中心小学校长,她邀词作家蒋开儒为学校写一首校歌,词作家却被她提出的“读书的教师最美”这个口号激发了灵感,创作了《读书的女人最美》这首歌。此后,“读书的女人最美”主题活动成为张云鹰所在学校的文化品牌,无论是在原来的西乡中心小学,还是现在的坪洲小学,每年一次的“读书的女人最美”专题晚会都是一场彰显教师之美、女性之美、读书之美的大聚会。她相信,女性的美是要靠读书滋养的,她也相信,书是能给人带来力量的。

  从教师、教研员到校长,从教38年的张云鹰出版过不少专业著作,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口述史?

  “古人常好自写传略,借以遣兴。我也已过‘天命之年’,尝尽人间百味,也常有这样的念头,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希望给读者一些启迪,也给自己和儿孙们一个交代。”她说,她想追溯自己的思想经验是怎样形成的,所以用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写下了这本书。

  既然是写个人史,就要尊重事实,写出真相,但对于自己颇有些神秘的身世、并不美满的婚姻等隐私,要不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我也有过犹豫。但我又是一个崇尚‘为人求真,为学求是’的人,如果这些都隐去,这本书就失去了自传最基本的要素——真实。为此我还专门跟儿子探讨过,他也支持我写,说他能接受。另一方面,我是开放式教育的首创者。如果自己都不能够开放,遮遮掩掩,那是言行不一,跟我研究、探索、实践的教育理念不吻合。”她说,所以也就释然了,人活一辈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写!

  “偷偷地一笑,悄悄地抹把泪”,这句歌词仿佛写的就是从小被抱养,不知生身父母身份的张云鹰;是经历婚姻失败、闺蜜离世的张云鹰;是从湖南小城勇闯大深圳的张云鹰。而全国优秀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宝安区首个小学特级教师、广东省首个小学语文正高级教师、深圳市首批名校长……这些光环和荣誉在一本真实的口述史面前全部退隐了,呼之欲出的是一个在变换的生活境遇里笑泪歌哭的女人,是一个在顺流与逆流的职场上拼搏思索的教育者。

  “在曲折故事里迷恋”

  张云鹰从小居住在向警予故居,就读于警予学校,并且和向警予的后辈相熟。“小时候我甚至梦见过向警予,醒来后非常开心,到处‘炫耀’,大家都很羡慕我。”张云鹰喜欢跟别人说这个梦,在书中也写到了这个梦。

  她非常欣赏向警予的果敢,她说:“向警予短暂而光芒四射的一生,传递给我无穷的精神力量。清醒的认识让她在该做改变的时候从不犹豫且能正确选择,这是她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在我几十年的人生中,‘选择’是一个频繁出现的词语,也是我一步步走到现在的推动力。”

  她是3岁左右被抱养的,但养父母对她非常疼爱,为她提供了安全、富足的成长环境。“我父亲家学深厚,能写一手好字,也有比较深的文化底蕴。我从小跟着他写对联、卖对联、读古诗、练写作,说他是我人生中第一个老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在“中师生涯 幸遇良师”一节中,她写了在芷江师范学校读书时曾经对她说“你叫云鹰,以后当老师也要立大志,像雄鹰一样展翅飞翔”的肖老师,写了对教育学有独特研究的“特级教师”周老师,还写了乡音很浓、遇到难题“讲得很糊涂”的数学韩老师。韩老师是工农兵大学生,虽然课讲得不太好,但“待学生极好,像大姐姐一样关心每个同学”。尤其令张云鹰感念的是,当初她报考师范,父亲是不同意的,曾经打电话到学校让学校不要录取她。那时韩老师在招生办,接到电话却并没有把她父亲的意思转告给领导,因为韩老师觉得女孩子当老师挺好的。

  在“青春正好 同窗情深”一节,张云鹰写了唐玉文、张志媛、王静三位学友,昔日情谊跃然纸上。

  带着时代痕迹和人性温暖的故事总是动人的,一些读过这本书的同龄人告诉张云鹰,这本书让他们重新回味改革开放初期,回味那个年代和那个年代的自己。还有一位女老师对她说,看完书立刻给丈夫写了一封3000多字的信。因为有感于张云鹰的父亲对她的教育,希望自己的丈夫对子女教育更用心。

  “我们毕业后一直联系着,先是写信,后是电话、QQ,然后是微信。云鹰每年来怀化我们都必须要见面,一起吃饭、出游或探亲访友。我们的友谊四十年没有间断!”芷江师范时的同学张志媛这次也从湖南怀化赶来出席张云鹰的新书发布会,同来的还有师范的老师韩少兰。发布会结束后,张云鹰把她们从宾馆接到家里去住,并在周末陪她们去逛了海上世界。几个人用怀化方言聊着天,时光里好像都是故事。

  “在深遂哲思里升飞”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林茶居非常关注教育写作。作为《通往卓越——一个深圳校长的教育人生》的责编,他认为,这本书首先是一个情感文本,以情感推动故事,引发意义;然后才是读者意义上的“故事文本”和学者意义上的“教育学文本”——这就是它与其他教育类著作的最大不同。

  回溯个人经历的过往,是整理经验与记忆的过程,也是对生命的重新理解与感悟。“我的人生确实有很多经历,有各种酸甜苦辣。现在看云淡风轻,但当时是很困难、很纠结的。”作为故事的书写者同时也是故事的亲历者,张云鹰这样解析自己——

  三十岁出头从湖南怀化地区教科所离职,把年幼的孩子暂留老家,只身来到广东。我在这边没有任何亲戚朋友。有人不理解,有人替我担心,但我还是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我这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凡事先做最坏的打算,如果能接受最坏的结果,就会大胆去做。

  我所理解的“辣”,就是不服输、不甘示弱、敢闯敢试。不管是从湖南到广东来闯荡,还是这些年对开放式教育的探索,都是这种个性使然。而且我很幸运,自己的个性与深圳的城市气质和人文精神还是蛮匹配的。我的所谓“辣”的个性,只是更希望活出自己的样貌,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从某个角度说,“辣”其实也就是真,就是真心真诚真意。所以我开玩笑说,我是史湘云和贾探春的合体。

  在语文名师周一贯容膝斋的书架上,也立着张云鹰的这本书。“岁月留文不留人。”他感慨道,“对每个人来说,一份绵长相随的回忆,往往可以让我们日趋粗糙的生活变得细腻,在日渐纷繁的事态中,依然多情。如果说,人这半辈子的相遇都是碎片式的‘零存’,那么,像张云鹰这样写出自己的教育人生,便是一次有意义的、系统性的‘整取’。当我在恭读她的这笔‘整取’时,明显地感受到她是一位要把‘育人’追求大写到底的师者。”

  说起口述史写作,教育学者张文质认为,个人所承载的历史本身就是当代史,因为个人叙事更真切地表达出时代真实的、丰富的、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口述的方式会带着生命的温度淋漓尽致地把生命的丰富性表达出来,同时,在叙事的过程中,包含着对自己生命的重新理解和反思。“这种对生命的重新理解,会产生一种自我治疗的功效。这也是口述史的文化功能,它所做的实际上是心灵安顿的工作,而安顿心灵,这是人一生的课题”。

  人的一生如草木一秋,留下些生命的印记吧。这也许是张云鹰想用这本口述史告诉我们的。(记者 王珺)

  

责任编辑:王胤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