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忆古怀今 吾辈自强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0日 15:04:01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在今年的9.30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西南联大旧址――现今云南师范大学内。蓝天白云,阳光暖暖的洒下来;我踏上石阶,两旁种着青翠而挺拔的松树。石阶的尽头是闻一多先生的衣冠冢,旁边是在“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四位烈士的墓碑。墓碑前都摆满了黄菊。在蓝天映衬下多了几分崇高与安谧。我看着在蓝天上翱翔的一群白鸽,思绪不由飘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那个时候的中国,正值民族存亡之际,在日寇的屠刀之下,很多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教育、读书已经成为了奢望。“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

  这是当时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自述。正是这“教育自强”的壮志,为他终身致力于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石。为了能够躲避战乱,培养人才,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三所高校联合办学,落脚在长沙,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正所谓“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又成离别。”然而长沙也不是太平之地,没多久,长沙遭到轰炸,只能再次南下,最后来到了昆明,便是现在的西南联合大学。

  这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在战火的阻隔下,条件简陋,交通不便。很多人甚至都是从长沙步行来到昆明。他们一步步南下抵昆,这一路上看着祖国的河山,心中自然百感交集。

  到了昆明以后,新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三校校长第一次在一起共事,可是三人从来都没有因为个人利益而争吵过。他们众志成城,风雨同舟。为了国家利益戮力同心。真真是“君子和而不同,文人相倾,自古而然。”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一心为国,大公无私,方有后来民主自由,兼容并包的西南联大。

  我的祖国在千疮百孔之时,全体人民以己之力奋起反抗。而我,很幸运的,生在了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可以安稳地沐浴在知识的海洋里,拥有自己的课桌。而像我一样千千万万的少年们,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拥有最幸福的物质生活,更应该有着最青春的力量。更应该携起手起来,无愧时代,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以少年之志筑祖国之强。江山代有才人出,愿以后,我们也可以骄傲地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联大就在昆明这座宁静的城里安顿下来,虽然这座西南边城也不时受到日军的轰炸,但大师们在茅草屋中潜心研究,在茶馆里高谈阔论,在湖光山色里沉静思考,也算是难得的苦中作乐的平静时光。1945年抗战胜利后,人们以为迎来了和平的曙光,然而,国民党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向往和平时代潮流,新一轮内战又将笼罩中华大地。西南联大的爱国师生怎会眼睁睁地看着人民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一定要和平,这个愿望在他们心中渐渐生根发芽。在1945年12月1日,西南联大师生发起反内战的爱国民主运动,四名学子在运动中牺牲,代价惨重。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昆明惨案。牺牲的学子们正处于美好的二八年华,他们心怀壮志,勇敢坚毅。不由得让人感到惋惜痛心。出殡的那天,昆明万人空巷,纷纷游走街头缅怀英雄。人们并没有因此而惧怕畏缩,相反大义凛然,士气高涨。

  和平在他们心中,已经不是一个愿想,而是他们愿意去用生命争取的信仰。对于他们而言,信仰就是可以为此付出一切的东西。这让我想到所有为和平与独立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做出牺牲与贡献的所有英雄先辈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是中共党员;有的是爱国人士;有的是国学大师;更多则是普罗大众,芸芸众生。而他们,都有着同一个愿望和信仰,那就是想要一个和平的、崭新的富强的新中国。他们坚信,黎明前的黑暗只是暂时,只要他们奋起反抗,誓死不做亡国奴,那么就会迎来曙光。只属于中华民族的曙光!

  他们的坚信和努力没有白费,最终,他们用血汗换来了理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今的中国,身在盛世时代的人们,以为岁月静好。可实际上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前不久,凉山的大火带走了30个年轻的生命,他们带着责任与眷恋永远地留在了深山。他们也有家庭和生活,他们可能都没有准备好面对死亡,死神的脚步就悄然而至。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边关将士,政法干警……,是他们用自己坚实的肩膀筑起钢墙为我们遮挡风雨。而平凡的我们,不需要扛枪上阵,冲锋杀敌。我们的爱国,其实只需要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最好,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岗位中争取光亮。“Make the most of everyday."像杨苡先生说的那样,每一天都做到最好。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生而为人,就当无所畏惧,战至终章。

  后来,随着战争结束,西南联大各大高校也都离开昆明,回到最初的地方。临别前,它留给了昆明一份珍贵的礼物。西南联大把开设了的师范学院留在了昆明,后来学院不断壮大,更名为昆明师范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又下设了小学,初中,高中。而它下设的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部,是现今云南省最好的高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在我看来,这是一份宝藏。

  历经数载,西南联大已经不复往常模样;云南师范大学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拥有了更多的高科技教学设备。我坚信,联大的精神会在一代代学子的手中得以践行传递。

  多年以后,联大的学子再次相见,彼此都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但他们还是会别着校徽,轻声唱起校歌。也许在他们度过的漫长岁月中,有太多人,太多事已经被遗忘。而在联大读书的时光、联大的精神仍然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记忆中。这联大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递。它告诉我们刚毅坚卓,自强不息。

  “中兴业,须人杰”潘际銮说他读书勤奋的目的是为了救国,王希季说他想做一位人杰,能够为抗战出力,能够为建设出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力。他们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诺言。真正的大学,能让中华人脉不断。西南联大做到了,我也相信在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培养出国之栋梁。

  我们,是这样年轻的少年,也都在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中执着追求心中的阳光和理想。我也对这样的我们,充满信心。愿我们不忘初心,以己之力,心怀天下。

  联大的变迁发展也是国家变化的缩影。而我,曾经就读于云师大附中,也在这样坚定而鲜活的力量下长大。我深深为自己能够在这样的学校就读而感到自豪。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我与我的祖国,从来都连在一起。我看着昆明从一座边远小城变成现在的宜居城市。我的祖国也慢慢走出伤痛,披荆斩棘后正在涅槃重生,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我也愿以后,祖国能够以我为傲。

  我再次看了看周遭的景致,师范大学红砖楼间投射出细碎的阳光剪影,隔壁云大深秋的银杏叶落在了致公堂。偶尔还有一群白鸽飞过。生活看上去是那么美好,那些战火纷飞都被沉淀在了这天阔云深之间。它显得一切有厚度而又难能可贵。云山苍苍,山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走出校门的时候,我心中被一股平和而充实的力量填满。我知道,这是联大精神让我的内心流露出自然的平和与喜悦。我看着夕阳下的昆明城,满怀壮志。夕阳西下,朝阳初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终将在这如梭的岁月中抵达属于自己的未来。太平盛世,极乐未央。还有很多时间给我们去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我们也当不忘初心,秉承经典,使联大精神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忆往昔,峥嵘岁月,无数先烈义无反顾战沙场;看今朝,盛世年华,亿万儿女不忘初心谱华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云南网通讯员 杨令书

责任编辑:王静姝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