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读书 >> 正文
《锦绣记》:从一束光开始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4日 16:15:44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分享至:
  原标题 《锦绣记》:从一束光开始

  《锦绣记》,季栋梁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39.80元

  季栋梁的长篇小说《锦绣记》选取城中村锦绣作为书写背景,特定时代背景下人物命运的变迁,是小说《锦绣记》首先表现的重点,但小说在表现人物的生活状态时,并没有将生活简单化,思想概念化,而是站在底层人群的立场上,以现实生活的情绪为情绪,以普通人的情感渴求为渴求,以历经苦难的心灵伤痛为伤痛,以作家的良知和使命观察生活,理解现实,关怀底层人群,并进行全景式的刻画,将人物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呈现出来。

  作家所关注的虽然是一个群体,但并不止于群体,而是关怀每一个“个人”的境遇,喜婶、老秦、杜老头、老米,各有各的苦恼和辛酸,以至于老耿去世后,人们都应声落泪,“守着灵堂,哭自己的难处”。除了这群进城务工的“城市候鸟”,“我”这个通过上学走进城市的大学生,也依然逃脱不了生存之艰难,仍然徘徊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书中每个人物的性情和命运走向,不仅使群体形象鲜活跃动,也使小说具有丰富的层次感,人物和现实产生强烈地碰撞,交织成一张难以解开的网,使小说更加丰满、浑厚,更富有立体感,更具思想承载力。

  经济转型对传统道德的冲击也是小说关注的重点。在锦绣的世界里,老耿硬生生地被自己的儿子气死,肖长福的前妻用尽手段想要得到补偿款,教古典文学的“李教授”成了风水大师,贾兆春用杀人来惩治恶人,小娥利用种种手段来陷害张虎,“老师吊儿郎当,学生油嘴滑舌”。凡此种种,作家不断邂逅着锦绣世界里的各色人物,追随其脚步,走入其生活,从日常琐碎生活的角度进入其精神最深处,不断挖掘。

  《锦绣记》中所呈现的人性是多色彩的。在揭示人性劣根性的同时,作家又对人性之美抱有希冀,将复杂的人性多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个纷繁复杂的人性世界。其中,银娥这个善良得如同菩萨一样的人便成为锦绣世界中一束永恒的光。银娥的一生都在时代和命运的推搡下挣扎着,在苦难和悲剧的赶场中喘息着,屡次饱尝生死离别,生命里难得的温情一次次被死亡撕扯得粉碎。小说以银娥与胡红旗、贾兆春等四人的感情线索,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她的精神寂寥,灵魂的痛苦,心灵的折磨。一心为胡红旗却惨遭抛弃,跟贾兆春开始新的生活,却因为贾兆春杀了作恶的三兄弟被判死刑,银娥这样一个秀气温柔的女子被迫做起了“杀猪”这种害命的活,与孙连的幸福日子没过多久,孙连又被无良城管所害,接着好不容易与多情重义的肖长福走在了一处,生命中总算又有了一生希望之光,这一丝光芒又被无情地掐灭了。命运给了银娥一点点美好、一点点希望,还未填满她虚空的心,就将她推向了更大的深渊。

  可贵的是,面对命运的重重打击,乃至生活已经变得破烂不堪,银娥依然坚持着一步一步走下去,活下去,她的人生充满常人无法承受的苦难,但她并未倒下,她在尖锐的社会现实中依然保持着最真挚的善良,她阳刚又阴柔,脆弱又坚强,她豪爽、直率又纯粹,她的生命是宽广而丰富的。“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正是对银娥饱受苦难却依旧保持着人性真善美的最好写照。

  《锦绣记》自一束光始,自一束光终,由此流泻出对于底层人群的怜惜、悲悯和救赎的爱意。“我”终于发表了《风是沙的路》,进入作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无疑是作家对生活对现实一丝温情的希冀,让读者看到了由乡村走向城市的亲身实践者“搏击苦难、历练自我”后的幸福天地。

责任编辑:王胤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