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 教育时评
昆明: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018-07-03 10:06:09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李雄春 摄

盛夏昆明,清新凉爽。

作为一次重要经历,高考牵动着莘莘学子。昆明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也密切关注着高考成绩,然而,在为抱得喜讯的学子感到欣慰的同时,他们更关注全市教育综合水平的整体提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贫困地区的质量提升。

千秋基业,育人为先。

昆明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公平质量为核心,坚持“老城提品质、新区建优质、郊县提质量、全市补短板”的工作思路,当好全省教育现代化的排头兵和火车头,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通过下面这组数字,可以从一个侧面感知昆明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和成效——

2018年昆明市高考呈现出“六个第一,一个提升”的特点,即六项指标名列第一,郊县区高考有新提升。其中,今年全省高考报名人数为300296人,比去年增加6829人,昆明市报考人数43728人,人数比去年净增3186人,增幅位列全省各州市第一;总分700分以上昆明市有20人,位列全省各州市第一;昆明市有4名理科考生总分领跑全省,其中,最高分为725分;全省文理科前50名,昆明市有32人,位列全省各州市第一;600分以上人数全省有13450人,昆明市有3392人,占全省的25.22%,人数及占比位列全省各州市第一;昆明市文理科一本上线率达24.77%,比去年提高3.58个百分点,进入一本学校的学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105人。同时,9个郊县(市)区600分以上考生人数大幅提升,让更多家庭的子女享受到了昆明教育改革带来的实惠。

“这是昆明市委、市政府发展教育事业方向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明显的最佳注脚。”昆明市教育领域相关人员认为,但同时也要看到,昆明教育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较大,还要不断开拓创新,千方百计办好公平普惠、优质多样、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施“三名”工程 提升发展品质

“让我们携手共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联大精神的优秀学子,共建一所风清气正的阳光学校。”去年9月,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招生。开学之初,站在高耸的教学楼前,校长周杰的讲话赢得家长和学生的阵阵掌声。

这是昆明市委、市政府扩大昆明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依托“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举办的一所学校。学校由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支持办学,清华附中派出管理团队。周杰系清华附中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曾获全国教育系统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首届“明远奖”等荣誉。

“最终让我留下来的,是昆明市委、市政府办好学校的坚定决心,是广大学子想上好学校的殷殷期盼。”周杰背井离乡远赴云南昆明,就是要把自己成功的教育经验、先进的办学理念带到边疆地区,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近年来,昆明市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进一步加大开放办教育力度,深入实施名校名师名长“三名”工程,积极吸引全国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昆明聚集,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昆明市实施名校名师名长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增强教育创新驱动能力、建立健全激励体系、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有效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提升教育品质。培育、引进200所示范引领名校,培养、引进、评选500名春城教学名师和100名名校长,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今年,昆明市计划引进名校8所,引进名师44名、名校长8名。

坚持外引内培 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昆明市切实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快形成布局合理、优质资源均衡的教育发展格局。开创性地提出“名校融校”办学机制,充分发挥公办、民办、公民联合办学的优势,千方百计促进名校优势最大化。

一种路径是外引。全市引进教育发达地区名牌学校来昆办学,最终实现多点办学,均衡资源。清华附中、北京八十中学、湖北黄冈中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北京青苗国际学校、北京世青国际学校等一批优质学校已在昆明落地生根,这些“外来的基因”带来了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课程资源,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

一种路径是内培。通过市教育部门与品牌学校联合办学,市级学校与各区县政府联合办学,充分挖掘本地教育知名品牌学校资源。目前,昆明市已实现了昆一中一校6点、昆三中一校6点、师大附中一校2点、云大附中一校3点、师大实验中学一校3点、师大附小一校5点、昆明市中华小学一校5点、昆明师专附小一校5点,区属优质学校也多实现一校多点办学的规模和格局。

如今,昆明先后新增各学段(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优质学校共56所,增加优质教育学位5.8万余个。

推进教育扶贫 提供更多机会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昆明大力推进教育扶贫,持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贫困生救助体系,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这一成效在今年县区的高考成绩中显现出来,一项数据值得注意:东川、富民、石林、禄劝、寻甸等9个郊县区600分以上考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比去年增加了231人。

早在2015年,昆明市就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教育脱贫攻坚。目前,全市14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评估验收。同时,加大对贫困县区普通高中定向招生倾斜力度,适当放宽贫困县录取普通高中学生最低控制线;鼓励县级普通高中挖掘潜力,扩大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了贫困地区初中毕业生的就学机会。2018年,东川、寻甸、禄劝三个县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扩大到8065人,比去年增加1315人。

从2016年开始,昆明市在昆一中、昆三中、昆三中经开校区、师大附中呈贡校区、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等5所优质高中学校开设了“民族班”和“阿诗玛班”,已招录学生305人,由市财政按每生每年1万元标准给予学校经费补助。今年,“民族班”计划招生150人、“阿诗玛班”计划招生50人。

“我们对教育的重视怎么都不为过,对教育的投入怎么都不会多。”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2017年,昆明市共下达学生资助、补助资金6.95亿元,惠及学生66.14万人次,确保学生资助对贫困生全覆盖。同时,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新增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普通高中给予每生每年2500元的生活补助,并对寻甸、禄劝、东川3县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县内普通高中给予“两补”资助(即补助国家教科书费和住宿费);对高中毕业后就读大学阶段的给予助学贷款、行装补助和县区助学金。2018年上半年,全市已下拨各级各类补助资金5.75亿元,惠及学生57.88万人次,其中下达东川、寻甸、禄劝三个脱贫攻坚县区1.84亿元,惠及学生23.44万人次,确保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无因贫失学学生。(记者 浦美玲)

责任编辑: 赵琳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