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 教育时评
深化改革释放人才活力
——云南省人才工作综述
2018-06-26 14:52:2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人才是推动改革创新的动力,改革创新又会激发人才的活力。

云南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突破藩篱,打破障碍,健全灵活的引才方式、用人机制、激励模式,充分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今年3月,我省出台“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以人才新政吹响人才集结号,在新起点上引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改革更深入政策更优化

我省聚合、提炼、浓缩和集中释放全省所有人才支持政策和改革成果,统筹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人才新政,这也成为全省人才工作的总抓手

2017年,云南人才工作成绩斐然:3人当选“两院”院士,取得历史性突破;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5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使全省入选三项国家人才工程项目的人数分别达到30人、60人和74人,位列西部省区市前列;99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303名全省各行业各领域高层次专家获重点支持,5.98万人晋升高级职称……

如何突破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的省情制约,制定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造就一支高素质、强能力、能支撑的人才队伍,对云南跨越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省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并将出台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新政贯穿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早在2014年1月,我省就以省委1号文件的形式出台《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探索符合省情实际的引才聚才新方式。2016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一体制、六机制”的布局,构建云南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引才聚才机制。

伴随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今年3月,我省聚合、提炼、浓缩和集中释放全省所有人才支持政策和改革成果,出台《云南省“千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云南省“万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称“两个计划”),统筹实施“人才新政”,给予创新创业人才更大幅度的支持保障。

“两个计划”提出,用5-10年时间,围绕烟草、能源等传统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等重点产业,路网、航空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数千名各类别高层次人才,培养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科、经营管理、技术技能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两个计划”“在政策设计上对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实行均衡支持,避免“招来女婿气走儿”。同时按照“一张网、一盘棋、一条线”的思路加强工作统筹,确立了“千人计划”人才引进和“万人计划”人才培养两个系列,逐步树立起具有云南特色的人才品牌。

“‘两个计划’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总抓手。”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负责人表示,云南经济实力与沿海省份有较大差距,但省委、省政府在人才投入上体现了足够的气魄和担当。云南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实施后,顶格测算,5年将投入150亿元。

礼敬更周到服务更暖心

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人才全方位的“礼敬”,让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感受到更多的尊重和礼敬,正成为云南人才工作的一大亮点

今年4月,我省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高层次人才颁证授牌视频会议,宣布2017年新当选院士名单,向新入选的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代表颁发证书。让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感受到更多的尊重和礼敬,正成为云南人才工作的一大亮点。

“‘礼敬’是主动拿着优待政策招贤纳士,而“礼遇”是遇到了才给政策、给待遇,前者更主动,对人才而言更暖心。”省委组织部人才处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省梳理人才管理服务权责清单49项,出台人才“放管服”改革举措30条,最大限度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人才全方位的“礼敬”。

制定印发《云南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办法》,为符合条件的110名高层次人才发放绿色通道服务证和医疗就诊证,提供优于厅级干部的医疗保障,同时在落户、出入境、科研、住房、子女入学、职称评定等13个方面提供27项绿色通道服务的基础上,今年3月,我省又给予“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才若干“特殊礼敬政策”:

——一次性工作生活补贴、人才培养激励资金、高层次人才特殊生活补贴,视同省级奖励,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对符合条件的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人才的配偶、子女入职云南省所属事业单位,由人社部门以“考核直聘”方式办理。

——规定符合条件的人才在云南省内机场、高铁站出行(到达)时,享受贵宾通道服务;本人携父母、配偶、子女进入云南省所属旅游景点,最多可免6人门票……

——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把符合条件的人才,直接列为省委联系专家,定期组织国情省情研修考察、健康体检、休假疗养及相关活动。

思路更灵活视野更宽阔

依托南博会搭建国际性人才交流平台;积极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依托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5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重要平台,第三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于6月11日至14日再一次搭建起国际性人才交流平台。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部分国家驻昆驻成都总领馆官员,国家有关部委,国内外专家学者,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等600余人参会。

努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云南时着眼全局给出的云南三大定位之一,南博会和昆交会则搭建起了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平台。能否借助这个平台,让人才更好地助力云南跨越发展?基于这样的考虑,云南开始依托南博会搭建国际性人才交流平台。

过去两年,云南已举办两届国际人才交流会,累计参会规模3700人次,邀请400多位海外专家出席,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71人,促成150余项优秀人才智力项目签约。第二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主旨论坛演讲嘉宾——泰国孔敬大学教授梅塔·瓦娜帕,将畜牧类饲料化开发项目引入云南落地,经过一年的科学耕耘,已在云南大宗经济作物副产物饲料化利用技术与产业化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创造了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本人也成为云南省首批云岭高端外国专家。

随着人才工作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云南人才工作的视野更加开阔,思路也更加灵活。

针对稀缺特殊专业人才,我省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对能推动云南重点产业技术突破、能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殊人才和创新团队,允许其自带优秀助手,并不受学历、职称、身份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比例设置等条件限制;支持国有企业采取年薪制、管理入股、股权激励等方式,引进急需经营管理人才……

2017年1月,黄清吉从西南政法大学引进到云南大学,担任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院院长。在带领学院冲刺A类学科的过程中,他提出了在学院推行不同于学校现行引才政策的“成果导向”引才激励政策,引来后劲足、想干事的年轻人。改革方案得到了学校的鼎力支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人才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经过层层“放权松绑”,云南很多基层单位,有了自主权。

5月23日,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在昆明高新区揭牌成立,我省由此开启高层次人才聚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云南还积极推动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建设高水平科教融合办学机构工作,力争将其建设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云南科研创新策源地和高端人才储备基地。

汇智更柔性用才更充分

通过柔性引才,让全国全球的人才资源“不为云南所有,但为云南所用”,同时通过专家服务团深入基层智力支持的方式,更好发挥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

人才工作,以用为本。怎样采取更加灵活的柔性引才方式,让全国全球的人才资源“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一直是云南人才工作的重要方面。

2016年8月,我省出台《云南省柔性引进人才办法(试行)》,确定了顾问指导、兼职服务、项目合作等“柔性引才”方式,并先后在大理、腾冲、西双版纳、普洱、丽江建成5个“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截至目前,柔性引才基地已经吸引16名院士、170余名省内外高层次人才在云南开展智力服务活动,达成重点智力服务项目50余个。

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我省鼓励和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滇创办或联合创办科技型企业,推动形成云南新动能、新产能。鼓励科技人才通过兼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方式,开展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实施院士自由探索计划,实施省级创新团队培育计划,积极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已建立348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66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21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在以更开放的态度柔性汇智的同时,如何用好现有高层次人才资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我省整合全省高层次人才力量,组建专家服务团,并组成14个行业分团,采取项目服务、技术支持、业务指导、政策咨询等形式,围绕基层需求继续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智力支持服务,助力脱贫。林业分团通过遴选良种推广、开展铁核桃高枝嫁接改造培训等方式,助推核桃产业发展;农业分团开展优势产业增产增效技术攻关;旅游文化分团积极参与“一部手机游云南”落地实施……

着眼于提升贫困地区人口技能水平和脱贫能力,我省实施“人才扶贫”“技能扶贫”行动计划,力求带出一批技术骨干,培养一批技术能人,解决一批重大技术难题,推出一批科研成果,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将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战略,将专家服务团与人才扶贫行动紧密衔接,以项目化形式聚焦帮扶27个深度贫困县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家服务,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省委组织部人才处负责人说。

汇智更柔性,用才更充分。云南,正在深化改革中构建更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引才聚才政策体系,聚天下英才,促跨越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记者 程三娟)

责任编辑: 赵琳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