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 高校
用音乐治愈心灵 云艺这个专业很有意思!
2018-06-05 10:44:01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忙碌的现代人需要放松,而很多时候,听音乐会成为人们首选的方式之一。众所周知,音乐能够缓解人的情绪,也能够表达情绪,那大家是否有听闻过“音乐治疗”呢?

近几年,随着大众对心理健康和生命品质的深切关注,在大大小小实验案例和测验数据的佐证下,“音乐治疗”的魅力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同时也引发不少人的疑惑,音乐治疗到底是什么?音乐可以治疗疾病吗?音乐治疗是否就只是听音乐?

那么,你相信音乐可以治疗吗?

关于音乐治疗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目前共有11个临床实践点,包括:呈贡第一敬老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云南省精神病院、云南省聋儿康复学院等。

音乐治疗最早兴起于美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通过歌曲游戏、音乐旋律、乐器演奏等形式,创造一个愉悦的环境。从而减轻压力,维系加强某种功能,达到来访者健康的目的。

由最初的简单的聆听音乐逐渐发展成为众多理论流派和上百种方法技术的一门成熟而独立的科学。音乐治疗学科的建立标志着音乐的作用不再仅仅满足于人的精神和审美需要,而且进一步开始服务于人类的基本健康和生存需要。

音乐治疗是一个交叉学科,包括音乐、心理学、医学、康复学等等学科。它并不简单等于音乐+医学+心理学,而是有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目前,在云南艺术学院音乐治疗专业本科开设的课程有:音乐治疗基础理论、音乐治疗临床应用、音乐治疗评估方法,接受式音乐治疗、再创造音乐治疗方法、即兴式音乐治疗方法、临床实践督导等。

音乐类的课程包括声乐、钢琴、吉它、乐理、和声、曲式、打击乐等等;心理学类课程包括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医学的课程包括生理解剖、医学概论等等。

其实,音乐治疗活动在众多的媒体平台上传播适用范围广,前景广阔,已成为热门专业。不仅适用于大学生群体,它作为一种工具应用在康复医院,胎前教育和企业单位,并做为一种桥梁连接治疗师与来访者的情感交流。

音乐治疗能够通过减缓人记忆力的遗失,从而使得在心理上得到慰藉,得到净化心灵,带来积极的影响。音乐治疗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却可以让我们通过音乐来进入的感性世界,触碰我们心底的柔软,治愈我们的内心。

除此之外,为了更深一步解答疑惑,我们采访了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教师王茜茹,一探究竟。

提及音乐治疗的程序,王茜茹告诉我们,在进行音乐治疗前首先要与被治疗者进行谈话,其次,进行评估,确定治疗方案,再实施治疗。而往往在治疗完毕后,需要再进行新一轮的评估。

音乐治疗主要针对的,是亚健康的特殊人群,智力障碍的孩子,产前抑郁的孕妇,老年痴呆的老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尽如人意,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而音乐治疗能够帮助梳理调适学生的不适情感体验,建立健康的情绪表达,克服自身心理障碍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

对于大学生而言,18岁—25岁左右的年龄段正是容易被情绪左右的年纪,通过音乐治疗可以对情绪进行双向调节,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从容乐观的精神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音乐活动是相对有序的行为,有助于协调身心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可以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特殊的情感,可以宣泄不良情绪。大学生常听乐观向上的音乐,有利于培养乐观积极的人格,有利于自我交际能力的提升,对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着巨大的好处。音乐治疗能够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接触、交流、沟通,改善学生自我封闭的性格,完善提高性格,陶冶性情。

2018年4月17日与4月19日,在云南艺术学院的教学实践周期间,该校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的同学们分别来到云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残疾儿童康复科和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液科和小天使进行了亲切互动。同学们通过唱歌游戏,演奏乐器等活动给小朋友们送去了快乐与温暖。

活动地一:云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伴随《你好歌》的开始,安静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治疗师带着小朋友们唱起了《小宝贝》,小朋友纷纷加入到活动中,认真的学习治疗师教唱的歌词和肢体动作。

在随后的乐器活动中,辅助治疗师给每位小朋友分发了小乐器,配合治疗师的音乐和节奏,小朋友都积极参与进来,挥舞起手中的小乐器。在治疗师古诗词《静夜思》的演唱中,把小朋友们带入了唯美的旋律,小朋友们也咿咿呀呀的跟着唱起来,并带入了简单的身体律动。

活动的最后以一首《再见歌》结束,小朋友们挥动着小手与治疗师说再见,拜拜!

活动地二: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液科

由于孩子的病情特殊,同学们都需要戴上口罩进到血液科病房,在病房教室热情的迎接每一位到来的小朋友,并细心的带领他们进入提前准备好的活动场地。每位小朋友都很高兴和兴奋的参与到活动中,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在《我的好妈妈》、《大王叫我来巡山》的歌曲中,治疗师带着每位小朋友们一起演唱歌曲,并加入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小朋友们都能很快的学会每一个动作。当每个小朋友很快熟悉活动时,治疗师开始逐渐加深肢体语言的难度。

在《小火车》游戏中,治疗师说:“嘟嘟,火车到站了,有没有那个小朋友要上火车呢?”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回答:“我”“我”“我”...在小朋友们上车后,治疗师带领大家一起演唱:“火车正在前行,火车正在前行,火车钻过山洞,火车到站啦!”此时的活动进入了高潮阶段,每一位小朋友都玩的不亦乐乎,在场的所有同学和父母们也都发出欢畅的笑声!

随后在《小宝贝》音乐律动,治疗师带领小朋友们进行肢体的动作,让每个小朋友能从激动兴奋的状态中逐渐安静下来。最后治疗师带唱《再见歌》示意活动结束,每个小朋友都随着治疗师的音乐一起拍着手直到歌曲结束。

音是万物之情,人是万物之灵。接下来,还采访到此次实践活动的负责老师之一,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的刘煊赫。

丰富的临床经验让刘煊赫老师感触颇多,他认为音乐治疗的世界很单纯,是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上,每一次的治疗都像是一个舞台的呈现,能感受到他人的快乐,自我的价值也能实现。

“音乐治疗师是以音乐为媒介,给更多需要的人带来温暖。音乐治疗师作为这样一个治愈性的职业,需要更多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用行动教会他们如何树立自信,积极应对生活去表达爱,并对社会负责,传播正能量。而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这要求我们不仅仅要着眼于眼前的小爱,而更应该努力去做一个心有大爱的善者。”刘煊赫老师如是说。

心理健康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学会与自己的内心和平共处,控制情绪,正确认识自我,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为人生雨季撑起一把伞。

而音乐没有高低不分贵贱,音乐治疗的世界很单纯,它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上,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感受他人的快乐实现自我的价值。以音乐为媒介,带给更多的人温暖。

音乐治疗曲目

容易焦躁不安的人适合听——巴赫

失眠、精神萎靡的人建议听——莫扎特、贝多芬

对于睡不醒的朋友可以听——古斯塔夫·马勒

内心孤寂、紧张,常常郁闷的朋友可以听——海顿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治疗中心 王天越 杜亚军 文 张云菲 李珊珊 图

(云南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耿颖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