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26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杨希林 记者 梁建伟)春节长假,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总校的美术老师张亚军自创了一幅《狗年如意》图,给家人讨个喜气。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没事画两笔”这个习惯,早在张亚军七八岁时就养成了。“我本身就是国画专业的,特别喜欢看祖国的山水风光、历史人物。研二研三期间,我也自创了不少国画。记得研二一年,我就创作了5~6幅180mmx97cm(六尺)的国画作品。”张亚军介绍说。
不过,在参加工作以后,张亚军也觉得,想要静下心来完全自创一幅国画,实在是太难了。于是他改为半临摹半创作的方式,也画出了不少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在作品的绘制上,还是注重贴近生活,技法上运用是国画小写意画法,更加注重造型的严谨性和物像的细节。”张亚军告诉记者。
张亚军今年29岁,在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总校当美术老师也有半年了。在任教期间,他也想过把自己的绘画技能教给孩子们,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书山有路勤为径”的道理,在美术领域同样行得通,“天赋,后期练习以及领悟能力,三样缺一不可。另外,绘画还考验作者的个性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生活细节考察的敏锐度。”张亚军总结道。
他还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现在不少美术艺考生,模仿大师作品都像模像样,有时3个不同的艺考生临摹同一幅大师作品的3幅画,都胸有成竹。但一要他们临场创作,有人就傻眼了。这就是缺乏个性语言的表现。“画画没有捷径可走,希望越来越多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能不拘泥于模式,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的色彩。”张亚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