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 高校
洗脸看走路看吃饭看 浙大男生一年借书296册次
2018-02-01 09:40:44   来源:钱江晚报
分享至:

胡啸宇

日前,浙江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2017年度数据公布。在借阅达人榜一项中,占据首位的胡同学为296次。

一年365天借阅296册次书,相当于每天看0.81本书。除掉浙江大学2017年的108天寒暑假时间,在校期间257天,相当于每天阅读1.15本书。

他是怎么看书的?看哪些书?每一本书都能看完吗?有没有时间玩手机?昨天,我们找到了这位胡同学,他不是文科生,而是浙大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胡啸宇。

微信只有31个好友

父母忍不住劝他多打游戏

因为已经放假回家,所以采访是在线上进行的。出生于1998年的胡啸宇,是成都人。

声音低沉,语速缓慢,每次回答问题前都需要思考一段时间,长达20分钟,短则3分钟,继而井井有条地回复。胡啸宇形容自己“慢热”,但“慢热”的他,在阅读速度上一点也不慢热。

“说实话,也不是每本书都读完的,因为有时是为了写论文而借书,但实际读完的有150本到200本。状态好的时候,我上午就可以看掉一本书,一天可以看两到三本书。” 胡啸宇说。

这些书中,种类最多的是和文学、电影、摇滚音乐相关,包括伍迪·艾伦的《无羽无毛》、佐藤忠男的《沟口健二的世界》、雅克·奥蒙的《电影导演论电影》、张铁志的《时代的噪音:从迪伦到U2的抵抗之声》等。最近他还在看摄影、插画、平面设计和现当代建筑类的书。

爱读书的胡啸宇,大一选了56学分的课,也就是修读了26门课,还拿了学业三等奖学金和专业奖学金。据了解,大部分浙大学生,一年的学分在40到50分之间。

课业很忙,还能挤出时间看书,不少人觉得他看书一定有什么快速阅读的技巧。他却说,“没什么窍门,就是一直看。”早上五六点起床,凌晨一两点睡觉,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只要能看书,他都在看。“我起床就开始看书,洗脸在看,走路也看,食堂吃饭看,骑车还看,看的都是纸质书。”

胡啸宇说,骑车时,他把书摊开放在车把上,两只手按住书的两边,同时还要控制方向,“我骑车还是很稳的”。虽然他也知道这么做不安全,但想看书想得心痒痒,骑车也忍不住想看。

大一暑假,学院组织了认知实习,他和班里的同学去了千岛湖附近的实验田进行实践学习。中午吃饭时,胡啸宇拿出一本书边吃边看。“班主任的口气就跟家长差不多,他说,你吃饭还在看书啊,这么认真。”胡啸宇知道,老师是让他乖乖吃饭,不要再看了。

小时候的胡啸宇并不爱看书,而是一直盯着动画片看。真正养成从早到晚一有时间就看书的习惯,是在高中时期。“最开始看的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百年孤独》,都是小时候买的书,小时候谁爱看这些?后来高一看了这两本书后,就还想看更多。”

高三那年的除夕,他待在老家成都。亲戚家里有两套公寓房,相对着位于同一楼层。全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间公寓房里看春晚,他却躲在对面屋子里读厄普代克的《兔子,快跑》,享受一个人的阅读时间。“不过年夜饭还是过去一起吃了。”

把时间都给了书,就没有太多时间留给社交软件。微信和QQ只是他和父母、女友联系的工具,他排斥网络社交,微信通讯里只有31个好友,而钱江晚报记者就是第31个。不使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手机上有的应用也只有网易云音乐和视频网站“哔哩哔哩”,这是他专门用来听自己喜欢的摇滚乐、看他爱的电影和动漫的。

胡啸宇也不玩任何游戏。别人家的小孩都因为花太多时间打游戏,而被父母限制游戏时间,胡啸宇却因为花太多时间读书,而被父母劝去打游戏。“我父母经常劝我去陪表弟打游戏,这样的事情在高中三年里发生太多次了。”

责任编辑: 高艺萌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