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 高校
云南民族大学打好思政教育质量攻坚战 多举措“育人”显成效
2018-01-30 17:59:44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云南网讯(记者 高艺萌)少数民族语言宣讲党的十九大报告”、“民族团结进步宣讲团深入边疆宣讲”……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一年多来,云南民族大学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年”,以落实规章制度、攻坚重点工作、提升师资水平、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为抓手,让不断提升的思政课教学质量显现“育人”成效。

用党的十九大精神带活高校“第一课”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也被称为“高校第一课”。在抓好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后,云南民族大学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并以此为抓手,以科研引领和提升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

据了解,2017年11月初,云南民族大学组织了11个民族的12支少数民族语言党的十九大报告宣讲团,到少数民族集聚区,利用本民族语言宣讲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2017年12月,云南民族大学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考评指标体系、促进民族文化繁荣进步研讨会”。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云南民族大学将在全国高校首先招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位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3人、公共事务管理学位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向硕士研究生3人。

“民族团结进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和途径

民大要姓“民”,在云南民族大学,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师生们都争当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自2016年招齐56个民族的学生后,云南民族大学每年开学都由学校党委书记为新生作“民族团结进教育”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同时,学校专为民族团结教育拿出2学分,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主渠道”与日常行为管理“主阵地”相融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

每年,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宣讲团”都要深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宣讲,去年宣讲达20余场次。

同时,学校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每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十项,以科研促教学,用研究成果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

重点项目申报引领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突破难点,强化引领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2017年,云南民族大学把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单位和申报“云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按照“攻坚克难,重在建设”的要求,经过努力2项申报均获得成功。

目前,云南民族大学正对标校准,努力以学位点的评估、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着力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再上新台阶。

提升思政教育师资水平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提升思政教育质量,提高思政课堂的抬头率,师资队伍水平是关键。经多年的师资队伍建设,云南民族大学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为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能手。

邹丽娟、李艳萍两位副教授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手”称号;李艳萍副教授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7年度影响力人物”;李雪章副教授、邹丽娟副教授分别获得“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二等奖,是云南省高校中获奖人次最多、获奖等级最高的学校之一。

据悉,云南民族大学正努力塑造一批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魅力、教学魅力、语言魅力、技术魅力”的“五魅力”型教师队伍,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教师的成就感。

责任编辑: 耿颖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