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家长陪写作业合理吗?
有好处但应注意“度”
“解决家长‘该不该陪写作业’的关键是要弄清教师提出这种要求的原因。”深圳市教科院副院长潘希武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教师可能出于家校合作共育的初衷,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并督促孩子完成学业,也可能因为工作量大,忙于备课和教研,没有足够的时间批改大量的作业,“但若是因为工作懈怠,疏于批改作业,就是失责的表现。”
“每个老师对教育的理解不同,可能也承受着不同的压力。但我相信多数老师还是怀着让家长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初衷,去布置一些需要家长陪写的作业的。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义务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况且一些作业孩子确实没有办法独立完成,也需要家长的陪伴、监督。只不过方式、方法、陪伴时间、量等问题需要科学评估和平衡。”南山区一位资深小学语文教师说。
该老师告诉记者,在他们学校,鼓励家长陪伴孩子全方位成长,不过他们鼓励的陪伴更多是亲子阅读、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而非书本作业。书本作业多会鼓励学生在学校完成。
记者采访了解到,要求家长陪写作业或是检查作业的情况,多发生在小学阶段。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完成作业效率低。此外,很多学校是大班额,教师在上课时,可能无法兼顾每一个学生。对此,一位一线教师表示:“家长面对的只是自己的孩子,比老师更有条件做到时时关注,通过陪写作业能了解孩子知识漏洞,及时弥补。”
多数专家认为弊大于利
深圳市政协委员邓少勇表示,一线老师面临大班额、教学任务重的问题。如果是阅读名著,监督摘抄好词、好句等拓展性的作业,教师让家长帮忙批改,这样的做法可以理解,“但要是所有作业都推给家长,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负担,也不利于教师分析孩子的学习情况。”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认为,如今的家长,大部分有自己本职工作,工作压力较大,“若家长在力所能及以及自愿的情况下,适当地批改作业未尝不可,但应适度。”
“家长帮孩子改作业,导致老师和家长的角色发生错位。”深圳市城市绿洲学校副校长唐珊珊认为,家长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就已很疲惫。此时让家长去帮孩子批改作业,只会让家长更加疲惫甚至产生厌恶。对学生而言,家长的批改让他们降低了做作业时的专注度,从而产生对家长的依赖感。对教师而言,老师会因家长的批改而减轻工作负担,但同时也减少了教师的责任感。
深圳市百合外国语学校校长朱正兴认为,学生的作业应该由老师来进行批改,这是一个老师为学生查漏补缺的过程。如果家长帮孩子把作业都批改完了,会影响老师对教学进度的判断,误以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他还担心大多数家长都没有教育学背景,由家长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可能会导致学生不能完好的掌握知识点。”
朱舜华认为,批改作业本是教师的责任,老师把责任推给了家长,这是一个扭曲的现象。王晓明则表示,“有些教师会在家长群里面将批改作业的情况,互相比较,如果做得不好还会公开批评。这样一来,容易造成比较心理。”
也有专家则赞同家长帮批改作业,如市政协委员易松国则认为这样做有其合理性,可促使家校结合。
【建议】
老师家长多沟通寻找解决办法
“家长可以去检查孩子是否完成了作业,但没有必要细致到连孩子做错了哪一道题目都要管。”朱正兴说。唐珊珊则认为,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环境,对他们进行言传身教,而不是直接去干预完成作业的情况。
华侨城中学校长蔡树男也建议家长要相信孩子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不要过多干预作业辅导,应该相信孩子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如果需要帮助,可以鼓励孩子和同学讨论,求助老师。”他强调家长尤其要注重亲子沟通技巧,为了避免出现“家庭危机”,家长们可利用假期了解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在此前提下引导孩子自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蔡树男看来,学生在初中和高中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初中偏感性,高中倾向理性,所以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要主动调整交流方式和技巧,“多鼓励、少批评,多用建议和讨论的方式沟通,不要一味强迫。”
如何平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责任?邓少勇给出的建议是,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内的作业由教师批改,拓展延伸类的作业可由家长协助,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他认为,教师需要跟家长之间互相沟通,探讨出一种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潘希武则认为,批改作业是教师应有的职责,如果批改量大,教师可以适当精减作业量或改变作业的形式,例如以同学之间小组讨论作为作业,老师若想了解学生学业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课堂观摩,而不一定要通过书面作业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