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在2月,正好处于中小学的寒假末段。
进入假期,很多学生都从紧绷的状态进入了完全放松的状态,除了出门旅游外,有的学生会天天睡懒觉,不愿意写作业,生物钟混乱。那么,该如何安排好假期呢?小学语文老师吕瑾介绍,“有一种观点认为,处于同一水平的孩子拉开差距的时段就发生在假日,尤其是寒暑假。”那么应该如何更好地度过寒假呢?
老师建议假期分成三段
今年春节在寒假的后期,吕瑾建议,把寒假分为前、中、后三段是一种非常好的分割方法,假期前两段可以分别安排“修养锻炼期”和“学业精进期”。毕竟小学生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比较疲劳,对于脑力劳动来说,休息的正确打开方式并不是一味的睡眠,而应采用运动式的积极修养,来一段放养身心的旅游极好。假期的第2段可以进行学业方面的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结合考试情况查缺补漏,或者提前了解下一学段的课程都是不错的做法。假期的最后一段,学生们则可以和父母一起安心过年并慢慢进入开学状态。
家庭会议安排寒假计划
父母对孩子假期应该做哪些有效的引导呢?
吕瑾表示,对于即将到来的长寒假,父母们可以组织一个家庭会议,家人互相提建议,指导孩子制定一个简单易行的寒假计划,注意时间与项目有一定的弹性安排,以避免孩子因突发事件实施不了计划而削弱计划实施效果。家长们可以借助流行游戏的规则,将计划与合理的奖惩结合,让孩子在执行中不断获得评价与增值体验,这样寒假30多天的效果将增大。
对于“放养型”的父母而言,吕瑾认为,“放养”的应该是孩子的学习内容,而对于孩子的作息习惯、时间管理不应一味迁就,如果寒假形成了一个坏习惯,可能开学后就难以纠正了。而“虎妈”式的父母属于“操控型”的家长模式,她建议,给孩子提供更多选择,做到尊重孩子意志与合理引导相结合,这样更能调动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寒假更加充实、高效。
有余力可凭兴趣主题式学习
对于小学课程来说,难度、广度并不算大,但是作为基础学段,拓展学习其实更重要。吕瑾认为,如果只盯着要学的课本体系补课或提前预习,学习面就会很窄,只是让孩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围着教材转。吕瑾建议,对于各层次的孩子而言,广泛的阅读才是构建宽广知识网络的规定动作。阅读并不一定限于纸质书,还可以收看科学、社会、人文、艺术方面的纪录片,因其丰富的词汇量结合直观的画面、动态,更适合孩子学习与理解。
吕瑾介绍,不同层次的孩子在假日学习还可以有自选动作。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开展主题式学习与探究,如去了解“中国春节习俗”、“移动互联网中的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