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首次从官方层面界定“校园欺凌”,并明确了事件处置流程、惩戒实施欺凌学生的措施以及一些预防举措。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4%的受访者都经历或目睹过校园欺凌事件,且男性(66.0%)明显高于女性(52.0%)。93.2%的受访者期待本次《方案》尽快落实,77.7%的受访者看好《方案》对处理中小学生欺凌事件的指导作用。
59.4%受访者经历或目睹过校园欺凌事件
河北邢台市民张丽存的侄子曾遭受过校园欺凌,“孩子和班上一个男生有过矛盾,后来那位男生因在校表现不好被学校停课。停课期间,那男生找了几个外校高年级的同学堵在校门口跟孩子要钱,孩子没给,就遭到了殴打。”她说,之后侄子上下学,其父母都亲自接送。
民调显示,59.4%的受访者曾经历或目睹过校园欺凌事件。进一步分析发现,90后群体比例(67.9%)显著高于平均水平,且男性(66.0%)明显高于女性(52.0%)。
“校园欺凌近两年来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网络上不断曝光的各类校园欺凌事件触目惊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犯罪心理学博士孙锦露介绍,美国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小学阶段的校园欺凌事件会对受害者身心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学习,会危害学生正常社会关系的建立,影响学业。在具体影响上,受害者可能会产生旷课、逃学等行为,以及焦虑、沮丧等心理问题,严重的还会引起抑郁、自杀等。
“《方案》针对校园欺凌事件提出了系统化的惩罚措施和事件处理的责任方,这能让施暴者及时得到恰当有效的处罚,也为受害者提供了保障。”张丽存认为,《方案》让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更加公平。同时她也表示,《方案》在落实过程中,执行方的重视程度、执行力度、惩办决心很大程度上关系着落实成效。
山西省高平市东方红小学数学教师赵铭(化名)曾任多年班主任,她认为,《方案》虽然更具有针对性,但过于侧重高压。“我担心《方案》最终会流于形式。就像现在抓学校安全工作,一些学校就会强调安全大于一切,却忽视了自身应有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方案》虽然能够增强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意识,但会否造成家长过于敏感,将同学之间的小摩擦看成欺凌,甚至束缚、挑衅老师的工作能力?”
“对于校园欺凌的防治迫在眉睫,尽快实施《方案》必要且重要。”孙锦露表示,全国研究校园欺凌的专业人员还较分散,水平也参差不齐,专业人才非常稀缺。“因此,我认为此次《方案》的落实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校园欺凌事件治理上,还要注重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校园欺凌治理的长效机制”。
调查显示,93.2%的受访者期待本次《方案》尽快落实,其中47.8%的受访者非常期待。77.7%的受访者看好《方案》对处理中小学生欺凌事件起到的指导作用,其中22.3%的受访者非常看好。
67.6%受访者认为《方案》为相关事件处理提供了依据
此次《方案》对未来治理校园欺凌将起到什么效用?调查中,67.6%的受访者认为《方案》界定了“校园欺凌”概念,为相关事件的处理提供了依据。其他还有对不同程度情节规定了具体处置办法,可操作性强(58.8%),明确学生欺凌事件须依法依规处置,更有震慑力(57.4%),明确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避免管理缺位、不及时(47.9%),提出预防举措和问责机制,有利于建立长效机制(31.0%)。
“校园里学生之间发生的口头辱骂并不少见,有的案例发生得太频繁、太恶劣,对弱势同学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北京市初二学生蒋琴(化名)表示,此次《方案》将口头侮辱等情况明确定义为欺凌,能保护平时受口头欺凌的同学。
河北省某中学初三学生张凯波则认为,同学之间互相起外号等行为在学校很普遍,在现实情况中,处理起来可能有些困难。
“明确概念对于预防、干预欺凌问题非常重要。”孙锦露认为,相较于2016年4月出台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以及11月《关于中小学生欺凌与暴力指导意见》,此次《方案》更加详细、实际。“从‘校园欺凌’到‘中小学生欺凌与暴力’,再到‘学生欺凌’,概念界定比原先更严谨准确,更具有针对性。《方案》还指出学生欺凌的蓄意性以及恶意性,列举了学生欺凌的常用手段涵盖肢体、语言及网络等,强调了欺凌对于受害学生的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危害,并严格区分与打闹嬉戏的区别”。
她还指出,《方案》对学生欺凌治理的预防和处置做出了部署安排,对相关多部门的权责分工提出了对应要求。“这些进步与探索,是值得肯定与支持的”。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4%,90后占25.1%,80后占50.0%,70后占16.7%,60后占5.1%,50后占1.4%,其他占0.3%。受访男性占52.8%,女性占47.2%。(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