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思家
云南网讯 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标准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革命传统教育……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教育部组织260多名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历时4年已全部完成,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概况速读
修订背景
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的高中课程改革实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需要进行修订完善。此外,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对高中课程和高考改革进行统筹谋划,做好衔接。
修订重点
新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学校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在文本结构上主要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两个部分,在课标内容方面,努力凸显思想性、时代性和整体性等。同时,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另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这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其中语文课标最突出。不仅内容更全,而且分量更多,要求也更高。
课程类别
必修课
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
选择性必修课
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
选修课
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学分比例 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课程标准
语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同时,新课标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美术
增设“中国书画”,内容涉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等经典作品欣赏及传统画论,促进学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
历史
明确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老师看法
文化自信的落脚点督促学生提高修养
一名在昆明某中学执教多年的老师说,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事情。“如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增加,现在国家倡导文化自信,这是一个落脚点,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教学。”
对于是否会增加学生压力,这位老师表示:“其实这是一种导向和方向,是意识习惯问题。高考考查的篇目是有限的,通过背诵督促的是学生个人修养的提高。”
家长有话
怕孩子当“小白鼠”初三学生家长很愁
●现在很多年轻人只喜欢网络语,除了应付高考,多读传统诗词歌赋很有必要。
●与时俱进,也要不忘传统。
●毕业之后才知道,那些古诗词写得真好。
●一下子增加那么多篇,压力不是一点点大呀。
●幸好毕业了。
●我觉得新公布的课程方案和标准,有利于孩子综合发展。尤其语文课标要求多背诵一些古诗文,学习传统文化,这些东西孩子终身受益。
●现在上初三的孩子是第一批使用新课标的学生,压力应该会很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