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后天》会到来吗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你解密
2008-09-23 17:12:25   来源:
分享至:
《后天》会到来吗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你解密

    

    刘雅章

    电影《后天》中,纽约在几分钟或者几天内陷于严重冰封状态的情节,会在未来出现吗?

    时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刘雅章,将于10月6日莅临科学大讲坛,作题为“全球变暖问题的科学认识”的演讲,为你解答疑惑。

曾获诺贝尔和平奖

    2007年底,“一个人”和“一群人”因“唤醒了人们对地球暖化问题的重视”荣获这一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这“一个人”是戈尔,获奖并不因为他是“美国前副总统”,而是因为他通过在世界各地考察、演讲,将全球暖化的危害告诉给全世界并唤起全世界警觉;这“一群人”,我们把他们简称为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来自100个国家的约450名科学家共同撰写了全球气候变迁研究报告,是对全球气候变化一次最全面、最深刻的研读。

    时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刘雅章位列其中,他与另一名台湾旅美华裔科学家郝慰民成为这份报告撰稿人中仅有的两名华裔科学家。

    因老师与气象结缘

    出生于香港的刘雅章将自己与气象的结缘归功于中学时代两位老师的影响。“一位是我的物理老师,他很聪明,讲课很出色;另一位是我的地理老师,他常带领我们到野外考察,教我们望天、看地图找路,又在校园里建了一个小型气象站,令我印象深刻。”因此,刘雅章自少时起便向往香港中文大学,并最终进入香港中大物理系学习。

    毕业后,刘雅章到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大气科学系。他最初的研究与空气污染有关,但随后发现与自己兴趣不符,便在两年后更换了研究课题,涉及大气动力学。1978年,他顺利取得了博士学位,后到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并留校讲授“气候及天气动力学”课程。

    《后天》会成真吗

    IPCC由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于1988年成立,该组织拥有2500多名大气学家、海洋学家、冰学家、经济学家和其他专家,负责给世界各国的决策者简要介绍最新的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的知识。IPCC的2007年报告表明了对全球变暖影响的鲜明立场,它警告到2100年全球气温有可能升高1.1至6.4摄氏度。 

     刘雅章在IPCC创建初期即进入其中工作,他在IPCC报告中负责撰写的部分,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气候环境条件改变,研究对北美地区气候变迁的影响。“有些物理量是很难从观测中获得的,例如垂直风速、加热过程等,但透过模型我们可以更清楚分析各类现象的基本机制。”

    “电影《后天》以‘新仙女木’事件为题材大加渲染,不足为奇。”刘雅章说,所谓“新仙女木”中的“仙女木”是一种草本植物,通常只生长于严寒的北极地区,然而,在一万多年前,欧洲却出现了它的花粉,表明当时当地的气候有如极地,于是,“新仙女木事件”被用来指称当时全球变暖的趋势突然被一场持续了1200年的寒冷期打断,由此表明全球气候有可能发生重大变迁。

     “所以,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交互作用,未来气候的确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剧烈突变。至于电影《后天》中,纽约在几分钟或者几天内陷于严重冰封状态,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刘雅章进一步解释道。

    一条拼命回游的三文鱼

    刘雅章很爱讲一个关于三文鱼的故事:三文鱼的生命史十分奇特,三文鱼出生于陆上的河川和湖泊,然后游到大海,在茫茫的北太平洋成长,当排卵期快要到时,它们都忙着游回原先出生的地方,找到同一个浅滩,同一堆河石,孵出自己的卵子。在这个回归的旅程中,它们往往要逆流而上,历尽艰辛,在完成繁殖下一代的使命时,三文鱼筋疲力尽,全身变得通红,它们的生命亦在不久之后于当地结束。

    刘雅章将自己比做念念不忘自己的出生地的三文鱼。近年来,他频频回到香港讲学,力求为香港社会和学界献出一点点绵薄之力。

    其实,刘雅章与祖国的渊源何止这一次又一次拼命回游?在他的研究中,他也常常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思路。

    刘雅章深爱《庄子·逍遥游》,在这篇文章中,刘雅章惊奇地发现,文章开篇便以硕大无朋的鲲鹏来驰骋想象力,其为人千古激赏殆非无因,它触及“海运”和“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徙于南冥”,“更不免让我们想起洋流和大气的密切关系,那尤其是难得的巧合。”刘雅章感慨不已。

    ■  索票信息

    市民如对本期的科学大讲坛内容感兴趣,可通过以下方式参与互动,你就有机会获得门票:1.登录科学大讲坛官方网站(www.21scientist.com),进入“申请门票”页面,或拨打科学大讲坛秘书处电话0871-5106990申请。  

     2.本报也将送出15张门票,市民可通过短信:移动用户编辑277+任意内容发送至106288962,联通和小灵通用户发送至10628896299(咨费0.2元/条),发邮件(ccwb-szjj@yndaily.com),请注明“科学大讲坛”。

    记者 杨质高 (春城晚报)

责任编辑: 赵雯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网友评论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