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注代课教师:难舍讲台 两代人的教师梦
2008-09-09 15:15:04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几经辗转几易学校

1979年,马树光高中毕业未能考上大学,次年,回到老家蛮练山成了民办教师。“那时是白手起家,学生的桌子、凳子都是简单拼凑出来的,白天教孩子,晚上要负责扫盲,教家长。”

在蛮练山教了两年后,1982年,马树光到了整鲁小学,那一年,云南不再招聘民办教师;1983年,到了荒毛田当代课教师;1984年到了大树脚,那年,他结了婚;1992年又回到整鲁小学,之后一直到今年暑假,他一直是代课教师。

“刚开始教书时,每个月的工资是30元,在清退前,工资每月到165元。” 马树光告诉记者,他也想成为一名正式教师。开始那几年没指标,后来有过机会通过考试转正,但由于自身原因,未能通过考试,2000年,民办教师开始退出历史舞台,马树光转正的希望破灭。

女儿梦想破灭

自己没有希望,马树光将希望寄托到了长女身上,希望马佩瑶能够读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一名正式教师。

2000年,马佩瑶如愿考进了思茅师范学校,“在我前面的师范生毕业都还包分配的,到我毕业时,没有政策了,需要自谋出路。”2003年,马佩瑶回到整鲁小学代课,一直等待考试,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那年竞争特别大,100多人考一个岗位,我差第一名就10多分,最后没有考上。” 从那时起,马佩瑶开始边代课边读大专函授,提高学历,3年函授下来,单学费就5000多元,而她的工资每月则只有150元钱。在长女中专毕业后一年,马树光也读了中师函授,其目的也一样,希望有一天能够考试转正。“许多人都是大专,甚至本科毕业的来考,竞争不过。” 马佩瑶说,今年她也有机会参加考试,但由于正好赶上生孩子,错过了最后一趟末班车。

马树光说,代课28年,有人劝过他别教书了,教书一天只有5元多,而打工一天至少也可以苦三四十元钱,但为了孩子,他从没动摇过,也无怨无悔。

希望每年有点补助

“我是在暑假里被告知被清退的。” 马树光告诉记者,他知道有一天他将离开讲台。“清退就清退吧!不过一下孩子们都走完了,还真不习惯。” 说到学生,马树光有些哽咽,他说,教书的时候,看到孩子们打闹,脸上挂着笑容,他都会觉得很开心。

据介绍,被清退的代课教师会得到一次性补助,不过马树光找到相关领导,希望政府每年都会有点补贴。“从20岁到48岁,我把我的青春都交给了教育事业、交给了孩子。”马佩瑶告诉记者:“家里有许多困难,但我父亲从没找过相关领导,这次被清退,他是第一次去找领导,不过现在还没有答复。”记者 黄兴鸿 摄影报道(春城晚报)

责任编辑: 李洁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网友评论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