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教师节已经与马树光及长女马佩瑶无关
曾经的荣誉并未带来实惠
接下来的生活,他们不知如何面对。
核心速读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这个新学期,又有一批代课教师“下课了”——被清退。这些在山区简陋教室中坚守了多年、甚至数十年的代课教师,把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孩子们。今天,本报推出这组特别策划,用马树光及其长女马佩瑶的人生故事作为代课老师的最后纪念,让更多的人记住代课教师。
马佩瑶独守校园
9月5日,记者来到整鲁小学,严格地讲是整鲁小学的遗址,因为整鲁小学解散了——学生分流到周围其他学校,代课老师马树光及其长女马佩瑶被清退。
整鲁小学离江城县城有105公里,其中约20公里还是土路。整鲁小学位于大山深处,在半山腰,没有围墙,院子中草深及膝。曾经的校园,格外冷清,学生走了,只有曾经的代课老师马佩瑶带着不到1岁的女儿守着空荡荡的房子,在马佩瑶的房间里,摆着几样简单的家具,此外就是课本和报纸。
代课教师的现实
“我爸爸帮人打谷子去了。” 马佩瑶说,被清退后,父女俩真正成了农民,“不下地劳作,怎么生活,毕竟一家老小,几张嘴等着吃饭呢。”
当马树光从地里赶回来时,记者看到这位代了28年课的哈尼汉子,戴着一副眼镜—— 一副左边框架断了又用绳子绑起的眼镜。在马佩瑶的眼里,父亲是一个很苦的人,“每早天不亮他就起床,周末每晚几乎要到八九点才回家吃晚饭。”早出晚归,除了教书就是干农活。马树光说,他负担很重,他和妻子上要赡养年迈的父母,下要养3个孩子。
马佩瑶是马树光的长女,2003年毕业于思茅师范学校,但她未能赶上“包分配”的那趟末班车,在整鲁小学当一名代课老师。父女俩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有一天能够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