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对我省中小学危房排除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组提出,应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科学规划,扎实推进中小学危房排除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中小学校舍危房面积不低于744万平方米,有数十万中小学生在这些危房中学习和生活,全省中小学校舍排危工作任务相当艰巨。
为有效推动我省中小学排危工作,8月26日至9月2日,在省政协副主席罗黎辉和顾伯平带领下,视察组分赴昆明、昭通、大理、临沧等地对10余个县(区)的工作进行视察。视察中,委员们察看了部分山区农村的中小学校舍,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交流,广泛听取他们的呼声和建议,并结合实际与当地政府部门就深入做好中小学排危工作进行了研讨。
在向各地政府反馈意见建议时,委员们提出,当前,我省中小学危房点多量大,建设标准低、需要改造甚至是重建的校舍很多,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中小学排危工作的资金投入,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推进排危工作,要认真做好规划、协调、建设等相关环节工作,动员各方力量,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与帮助,努力改善各地中小学校的教学与生活环境。
罗黎辉、顾伯平在讲话时对各地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们希望各地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制订并完善相关责任制,全面推动中小学危房排除工作。要全面做好调查和督查工作,摸清中小学危房的底数,掌握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部署和安排好各项工作。要结合各自地域和民族文化等优势和特色,按照科学原理,认真做好排除和建设规划,突出文化特色和内涵,努力建设美好校园。要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加强领导,切实增强后勤保障。要加强管理,严格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到位,工程质量优质可靠,为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者 马玉龙 季征(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