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国400万少年有“网瘾”
2008-08-29 10:19:46   来源:新华社
分享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建议:对网游“批而不管”要追责

资料图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建国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作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4000万未成年网民

    “网瘾少年”占10%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李建国昨日说,目前我国约4000万未成年网民中“网瘾少年”占10%左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引发诸多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游戏和网吧的管理。

    李建国说,在保障未成年人上网权利的同时,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把好网络游戏内容关,依法严查存在违禁内容的网络游戏,加强对网吧的经常性监管,切实承担起审批监管责任,对“批而不管”的单位和个人要实行问责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李建国指出,要鼓励和扶持适合未成年人的健康有益的网络产品,尤其是游戏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网络游戏出版环节实施防沉迷系统。同时要加强对城乡接合部和农村网吧的监管,坚决取缔黑网吧,严格实行上网实名制和“零点断网”,对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经营的网吧给予重罚,同时要依法追究经营者的责任。

    此外,要大力开展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行为规范的教育,积极推进“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重视家长教育和家庭管理的作用,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环节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并积极研究矫治未成年人上网成瘾的措施。

    7万名未成年人

    只有1个公益性活动场所

    李建国说,我国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但公益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存在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等五大问题。

    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区、市)和部分计划单列市、地级市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已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全国文物系统1581个博物馆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现了100%免费开放。实行免费开放的单位努力创新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公共文化设施的吸引力,未成年人集体参观人数成倍上升,有的场馆甚至出现爆满情况。

    当前,公益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总量不足。专属未成年人的公益性活动场所全国有5400多个,平均每7万名未成年人才拥有一个活动场所。二是投入不足。2007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仅为15.04元。除博物馆、纪念馆外,其他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财政补贴基本未落实。三是发展不平衡。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公益性文化设施相对较多,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匮乏。四是发挥作用不够充分。有些公益性文化设施虽已向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但管理模式陈旧,设施落后,功能单一,举办的活动对未成年人缺乏吸引力。五是一些公益性活动场所改变公益性质。有的以培养特长生为名收费经营,为少数人服务。

    针对这些问题,检查组建议:进一步加大公益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将适合未成年人的公益性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管理和使用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充分发挥现有活动场所的作用。切实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工作。特别是被挤占、挪用的公益性活动场所应予收回,恢复其公益性质。稳步推进学校文体设施在节假日和双休日对未成年人免费优惠开放。

    5800万留守儿童

    需要长期关爱

    李建国介绍,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建议加强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建设和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机构。

    李建国说,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幼儿约有1585万人,其中3至5周岁的有855万人。截至2005年底,我国学前3年毛入园率只有41%,农村留守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更低。建议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政府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事业投入,提倡形式多样的托幼服务。在留守幼儿集中的地区,由政府投资建立一批学前教育机构,使更多的农村儿童接受早期教育。

    李建国指出,目前,一些地方由政府投资,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建立留守儿童托管机构,对留守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给予全方位关护,对留守儿童生活、亲情、教育等方面的缺失起到了一定的弥补作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省份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项目试点,在乡村一级建立一批留守儿童托管机构,聘用有责任心、热爱教育的人士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护。对于进入托管中心生活的留守儿童,可收取一定的费用。

    此外,随父母进城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确保他们的受教育权得到落实。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 赵雯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网友评论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