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杨福家在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文称,目前,中国“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过热,人才培养形不成梯次。
文章指出,2008年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211工程”三期建设时,对211的定语是:“高等教育‘211工程’”、“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高等学校”都应包括高等职业院校。
中国1994年开始建设“211工程”,在1998年又开始建设“985工程”,其出发点都是想推动中国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文章说,目前属于211的100所大学,特别是985工程建设的38所大学,大多都以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目标,我们有必要、有可能办这么多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吗?此外,我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数量居然超过了美国,可高职学校的数量却远远少于美国。
文章指出,目前,中国真正有特色、规范的高等职业院校已所剩无几,过去搞高校“211工程”时,各校全力争取,现在要搞高职“211工程”时,各地竟报不出来了!据说,上海只报了一所护士学校,因为其它好一点的高职院校几乎都已升为本科院校了。
文章还说,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大学不断扩招,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进入大学。但是政策导向看不起高职,高考(Q吧)制度也不合理,把高考分数低的学生送进高职,学生读高职是无奈的选择,即使个别成绩好一点的也一定要“续本”。
中国军团目前的冠军中有四名硕士,此外,男团冠军李小鹏,跳水女皇郭晶晶也都是高材生 世界大学排行榜被指不公 [中国大学排行榜][大学给大学排名难言公正] ·农民工子弟抓阄上学 称学校压力太大(图) ·郭德纲贴钱办学亏掉数百万 教人分文不收 ·大半时间忙实习 学生要求大四学费"打折" 奥运冠军的心是什么样的? [80后心灵安全岛][谛听教育的春天]
高端 | 六位教育专家向教师推荐的书目 独家 | 被爱包围时,还需要爱情吗? 校园 | 曝光:十种让人讨厌的女大学生 文章说,舆论导向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为博士。中国的人事制度也规定,获博士学位的工资待遇高于获硕士学位的。
文章称,最近一个医生与笔者说,“在医院如拿不到博士学位就站不住脚”。然而,在英国的医院,博士所占比例只有10%。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现有1185名学生, 其中有700名学生的目标是做医生(M.D. 即Medical Doctor), 而仅有485 名学生的目标是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博士(Ph.D.即Philosophic Doctor或 Doctor of Philosophy,统称哲学博士) 。两者都是Doctor, 但含义不同,目标也不同。前者译为医生,后者译为博士。两者无高低之分,但医生的工资待遇普遍高于博士。
文章强调,更值得深思的是,很多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是“升格”为本科院校,以至高职院校逐年减少,这使得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