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杭不仅希望得到鲜花,更希望能在病房里参加高考。本报记者 曾滨 摄
核心速读
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3天后,家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的刘雨杭将和同学一起走进考场,用高考来检验自己12年苦读的成果。但5月14日的急性白血病的诊断,让他不得不告别正常生活,甚至将失去参加高考的机会。昨日,记者在昆明看到他时,这个还有一个月就满18岁的少年正戴着口罩坐在病床上复习备考。“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参加高考,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到最后一个月不能考试,就太遗憾了”。今天,刘雨杭的妈妈要到云南省教育厅为他申请“病房考场”,使他能参加高考。
边化疗边冲刺高考
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的病房里,坐在床上的刘雨杭蜷起腿,腿上放着数学复习资料。他告诉记者,这是第二轮复习资料,因为生病,好多题都还没做。如果高考发挥正常,他可以考上二类本科,甚至有机会冲刺一类本科,为此,他已经想好了自己要上的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专业选择可能是计算机、金融……然而,右肋骨前冒出鸡蛋般大小的肿块打破了这个爱运动男孩的生活轨迹,5月14日昆医附一院的急性白血病诊断,让这位踌躇满志的少年不得不面对生死选择。
住院后,刘雨杭进行了一周的化疗,“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倒不觉得疼”。5月22日,第一个疗程结束后,他出院住到昆明的亲戚家中,没想到第二天就发起高烧,淋巴发炎化脓连话都说不出来,24日,只有又回到医院。尽管治疗打乱了以前的生活,尽管化疗后比较虚弱感觉很累,但只要有时间他都会捧起匆忙从教室带来的复习资料。虽然亲人都劝他治好了再参加高考,但他说经过了12年的寒窗苦读,他不想放弃高考这样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身体状况不允许自己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高考,所以非常希望在病房里完成自己的高考。
医院愿意全力配合
“他担心自己可能活不了多长时间,所以一定要参加今年的高考。”主治医生杨坚对刘雨杭的固执做出了这样的猜测,他告诉记者,刘雨杭可能把这次高考当成是最后的机会。据介绍,急性白血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治疗比较复杂、困难,刘雨杭目前只是平稳度过了骨髓抑制期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等危险情况,正处于恢复期。
在杨医生的眼里,刘雨杭爱学习,乐观、积极地配合治疗,取得的疗效也不错。但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缓解病情,进一步治疗、治愈都需要看每一阶段的具体情况。从病情上来说,杨医生并不主张他现在参加高考,也曾劝他治好再考,但考虑到他的意愿,医院将尽量支持。杨医生介绍,高考正处于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的间隙期,目前刘雨杭病情平稳,“在洁净的空间下考试,还是可行的”。杨医生表示,如果刘雨杭能在病房参加高考,医院将全力配合,帮助他完成心愿。
为儿子争取病房考场
病房外,刘雨杭的妈妈眼含泪水,他们早在5月12日下午就接到楚雄州医院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诊断结果,当即就把儿子从教室里叫出来带到昆明。14日昆医附一院同样的结果也出来后,爸爸严肃地跟儿子说明了病情,“没想到说开后,儿子反倒平静、乐观起来,不再有之前的急躁、低落”。让妈妈心疼的是,看到自己难过,儿子反倒会安慰她不要悲观。为了不让自己的不行打扰到正在备考的同学,至今,刘雨杭都告诉同学自己患的是免疫力低下的疾病,没什么大碍,就是不能和他们一起高考。
5月20日,刘雨杭表达了自己想参加今年高考的愿望后,爸爸就开始忙碌,回到楚雄姚安县,从儿子就读的大成中学开始,向各级教育部门申请病房考场。按照刘雨杭目前的身体状况,他根本无法承受一路的颠簸,回到楚雄老家参加高考。更重要的是,杨医生告诉记者,作为一个白血病患者,如果在考场这样一个人员繁多的场合,刘雨杭很可能再感染从而加重病情。
最后三天还没结果
上周四,刘雨杭的爸爸从楚雄州教育局得知,病房考场的申请已递交到省教育厅。可直到昨日下午,距离高考只有3天了,他们还没有得到答复,刘雨杭的妈妈打算今天到省教育厅仔细咨询,为儿子申请在病房里参加高考。他妈妈说:“这次高考对儿子来说,是第一次也许是人生的最后一次考试”。
记者了解到,云南至今还没有“病房高考”的先例,但2005年重庆女孩刘渝、去年贵州女孩冉婷婷都因白血病在“病房高考”。对于自己能不能成为云南“病房高考”第一人,刘雨杭并没有把握,“如果不行,考试结束后我把试卷做一遍,看看我能考多少分。”他对此的解释是,没有经历过高考,很好奇。但在旁人看来,他似乎要为自己的生命抒写最后一笔。这份执着打动了身边的亲人和医生,每个人都在为这个男孩的愿望尽着自己的力量。这个不幸而坚强的少年能否实现自己的愿望?本报将继续关注。
记者 罗南疆 实习生 赖艺馨(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