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从1950年6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始,五十多年过去了,每个年代的儿童节都有相应的时代烙印。“想让妈妈带我去游乐园!”“我想要个卡通玩具!”“我想去吃顿大餐!”这就是如今的孩子们的六一愿望,虽然MP3、PSP、电脑、书、手表等物质上的东西是孩子们儿童节愿望的组成部分,但还是有孩子表示,希望能在六一这天得到一个自由的空间;还有不少孩子表示,六一这天最大的愿望是希望父母能多陪陪自己。
今天,我们特邀云南省健康教育所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学专家赵白帆,跟家长和孩子们聊聊怎么过儿童节好。在此,小曾和同事们预祝孩子们儿童节快乐!
建议篇
六一当天跟妈妈学炒一个菜
六一这天给孩子们什么礼物?多数家长们表示,如果是自己拿主意的话,会选择益智类的书籍或者玩具;要不然就是让孩子自己选择礼物。
那么,怎样让孩子们度过一个难忘而又快乐的节日,是很多家长和孩子共同关注的话题。在采访中,大多从事教育学的专家都主张选取一些健康有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和孩子一起参与学校组织的六一庆祝活动,或者给孩子准备一些有益的图书和孩子一起拼搭模型,甚至为孩子开一个小型的家庭联欢会等等,这样都会让孩子在自己的节日里既过得快乐充实,又有一定的收获。
赵白帆建议,给孩子过六一,不要过于强调物质化。应多引导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让孩子一味只想着玩乐。“在这一天让他们学会做一件家务,比如学炒一个菜,这样既可以提高生活能力,也可以拉近孩子和家长的距离。”赵白帆说。
给灾区来的小朋友写封信
对许多昆明孩子来说,今年的六一有点特殊,因为有部分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其中一些孩子正在昆明的几所医院里接受治疗,他们要在昆明度过一个特殊的儿童节。孩子们该如何度过?对此赵白帆认为,应该让灾区的孩子过一个“低调的节日”。“最近我身边的朋友告诉我,不少热心人准备在六一节当天组织孩子到医院和灾区小朋友一起过节。其实这样对孩子并不好。过于关注他们,反而会提起一些伤心事,例如从前的小伙伴,或许现在不在了。太过于热闹的场面也会让孩子感到不适。”赵白帆说道。她希望市民不要急于到医院看望孩子,建议昆明小朋友可以给孩子们一些爱心卡、写一封信,这样既是一份节日礼物,也可以让孩子们结交自己的朋友,这对灾区孩子们的心灵慰藉和成长有好处。
分享篇
爷爷奶奶怎么过六一
那些上个世纪50年代过六一节的孩子们,现在都当爷爷奶奶了。那个年代他们是怎么过六一节的?他们的记忆深处有什么特殊的六一情结?
在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眼里,六一就意味着:戴红领巾、参加游园会,还有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崇高理想。刘正爷爷小时候在昆明师范附属小学读书,曾经被评为“三好学生”。“以前被评上‘三好学生’,奖品是两本笔记本,我到现在还放着,那时侯拿来抄一些诗歌,都是一些英雄人物。”刘爷爷回忆说。那时候的孩子盼着过六一,常常为可以看一场电影、可以穿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激动得睡不着觉。
“我们那个年代有很多好玩的游戏,如今也只能在回忆中找到了。如:打弹子,还有滚铁圈、拍皮球等等。”李菊仙奶奶说。一到六一儿童节学校就会组织拍皮球比赛,大家每天早上去练,一个皮球,大家抢着拍。在那时候,孩子眼中的天很蓝很蓝,空气很新鲜,生活是无忧无愁的。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