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毕业在即,回首我大学四年是怎么过的?
2008-05-12 15:43:30   来源:
分享至:

长沙的五月似乎已经到了夏天,骄阳似火。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实验室的电脑前,想到下个月就要离开这个呆了几近四年的校园,心里不禁思绪万千。

8月就要奔赴那个自己一直梦想要去的时尚都市工作了,现在的我虽说踌躇满志,但毕业离别的日子,不免有些淡淡的伤感和离愁。大学里的日子,在一天天的流逝。似乎离毕业不是那么遥远了,一年一年,树叶绿了又黄,当再回首时才真切的感觉到时间流逝是种什么概念。

2004年的九月,当我独自一个人从万里外的西北边陲来到长沙时,心情是茫然的。大一开始的那段时间,我尚未从高中的惯性里走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学习生活模式,曾一时难以适应,每天上完课的空余时间里都不知该怎么安排。还好自己有个喜欢读书的习惯,于是,我成了图书馆的常客,这个习惯坚持到现在,几年下来我竟然读了300多本书,平均四天一本。这些书包括人物传记,地理游记,思维哲学,校园文学,专业辅导等。有的书我反复借读了几遍,有的细细摘抄,有的有所感悟就写下读后感并发到博客中和别人讨论。现在看来这些已经成为我的一大笔财富,许多已经很好的指导了我的实践。我想不止现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所读过的这些书,将一样给我以启发,继续指导我前行,这将是我一生收益不尽的精神财富。

经过一年的调试,大二时基本上适应了大学的生活模式。课还是那么多,不过自己已能从容面对,所以课余做了不少事。很遗憾我一直没在学生会里做过什么事,在社团协会里倒是积极参加了不少活动。到湖南卫视参加了《新玫瑰之约》节目的录制,在第三空间参加市场营销协会的周年庆活动,听成功企业家和知名政界领导的讲座,做过家教,推销过牛奶等等。这些增加了我的经历和阅历,也极大的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

大三面临的是对未来的又一抉择。经历了快三年的大学的生活,相比大一对考研的冲动与憧憬,我非常冷静的对未来做了重新定位。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在全班超过90%的同学选择考研的大潮中,我没有随波逐流,最终是放弃了考研,我选择了考公务员和工作。大三暑假从深圳点击查看深圳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实习回来,我便投入到了紧张的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中。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是紧张充实的,也是孤单的,但是我从未放弃,始终如一的坚持了下来,即使在大四要分出一些时间来跑招聘会,我仍每天坚持完成备考计划。

大四一路按计划走下来,非常的从容。公务员考试结束,结果未能进入面试。接着经过各种大大小小求职面试的历练,最后拿到了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一家大型央企的offer,梦想成真。

四年走下来,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现在似乎都有了答案。

大学是什么?大学是把人教育成人才并把两者区别开来的机构,是我们民族文化精髓的传递者。

为什么要上大学?小的方面是为了自己将来能有个更好的前途和更高的生活品质,大的方面是为了国家的崛起添砖加瓦。但两者又是一体的。

大学毕业我得到了什么?现在的我比起进入大学前,整个人的精神已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对自己,对家人,对这个国家更多了一份责任感。对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20岁到24岁,四年,不长但也不短,可人生能有几个四年?四年的大学,只有自己一步步的走过来,才能真切的体会到个中的苦辣酸甜。

四年里我们的宿舍几经搬迁,从计专到德智园,再到现在的天马公寓。校园一天天变得更加美丽,只是毕业时不能把它缩到鞋底带走了。

四年里我们经历了英语四级的考试改革,经历了本科教学评估,见证了80周年校庆,即将迎来的是2008奥运火炬在湖大的传递。

四年里讲课的老师也是一批又一批的换,英语老师的温柔热情,高数老师的湘式普通话,数学物理方法老师的澎湃激昂,还有理论力学老师的幽默搞笑,等等。他们都已成了我们大学记忆里的难以磨灭的经典。

四年的同学更是让人难以忘怀,尽管经历了大一两位同学的退学,大二一位同学的非常事件,但四年大家还是坚持下来了,现在很欣慰的看到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归宿。某某人要出国了,某某人上研了,某某人找到了一个肥得流油的工作,某某人要回到偏远的家乡。

一切都以平静的口气诉说,一切都不能引发一点激动。只是前途是否如意,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对于离开,多少有点恐惧,虽然豪言努力地掩饰着恐惧。毕业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水底的鱼浮到了水面,水面的鱼沉到了水底。

大四的最后几个月是一潭死水。

大家都在宿舍上网,看电影,不再去教室了,不再去听课。也不怎么去图书馆了,尽管图书馆里有300多万册藏书。

毕业论文上的字,象蚂蚁,各自回自己的家。我们或留下或离开,这座城市,我们呆了四年,尚未熟悉,却将离开。记得刚到长沙时,还能看到满天繁星。后来,日渐稀少,到了毕业的时候,居然一颗也没有了。不是繁星消失了,是心灵蒙上了尘埃。怎么擦也擦不去。

一生何求,这是陈百强的歌。

一生何求,这是毕业生的歌。

那么多的哲学著作,还是没有解答这个问题。两点一线间匆忙的日子里,也没有时间思考这个问题。考试分数、名次、奖学金,这是一部分人的生活。及格、无所谓、糊弄过关,这是另一部分人的生活。

两种生活都是一样的。嘲讽对方不如嘲讽自己。试卷就像枯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回想起绞尽脑汁向老师套题时的情形来,每个毕业生都想笑。

大学就是因为有了那些人,那些事,才变得不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唱到一半,就已泪流满面。仅仅是为了这座岳麓书院传承下来的校园,为了我们未曾燃烧的青春?

青春是蓬发才思和激情的年华,也是暴露弱点和不足的时代,所以它是一种有缺憾的美丽。也许青春怎么也少不了缺憾,但应该让它更美丽,更值得怀念。

真的就这么走了吗?就这么离开四年的校园和大学生活了吗,就这么离开朝夕相处的同窗知己各奔前程了吗?或许多少还带有一丝迷茫和疑虑,但是相信每一个人曾经在校园的日子,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喜也有悲歌,有孜孜以求也有慵慵散散,有挥汗如雨也有虚度的光阴。不管怎样,经历过就是一笔财富,无论前面是艳阳高照还是风雨坎坷,请相信也请激励自己永远都不断完善和超越昨天的自己!

“万载乾坤事,亘古岁月歌,人生能有几回搏?披荆斩棘驾风波!”大学四年,是我们人生中最多彩的年华。未来的生活对我们而言,充满诱惑,也充满挑战;走过这四年,面对最后的离别,或许遗憾,或许完美,但是每个人都会有一份独一无二的收获。我们只期待多年后回首,想起这段日子仍能说:“青春无悔!”

 

 

责任编辑: 赵雯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网友评论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