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浙江大学08高招访谈:按17个大类招生(图)
2008-05-11 09:49:05   来源:新浪考试
分享至:

 

主持人:您刚才介绍了咱们今年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按大类招生,每次做访谈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问题要问老师,就是转专业的问题。不过这个我觉得,想跟您探讨一下,按照大类招生,一般情况下学校都是在一年之后转专业,按照大类来招生,是不是转专业意味着转大类,我们学校的政策是怎么样的?

程艺:在前年的时候,我们是说每个专业或者是专业类别的学习成绩达到前50%的人就具有资格,就可以提出申请,至于能够转到哪里去,转不转得成是要双向选择。但是从去年开始我们有一个巨大的变化,以后再也没有转专业一说了,而是进来的时候大家进了一个大类,是没有专业帽子的,我们通过修课程,每个专业都有一个培养计划,就像一个菜单一样,你要读多少课、拿多少学分,那是一个事先的规定。假设你修完了这些课程,你就具备了确认专业的资格了。浙大这一点很有勇气,因为我们要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我们要把我们所有配套的管理方式、教学的资源都配好。所以,在浙大来说,每一位同学都有可能重新确认主修专业,因为第一他没有戴帽子,本身就要确认。第二,即使是比如进了工科大类,但是后来想到理科大类去了,想学数学了,那你修课的时候就往数学的培养方案去努力,可能就跨两个大类,就修过去了。当然大家说难道能百分之百实现吗?当然不可能,永远是有容量限制。但是我们学校强调,假设同学需求大,我们会尽量地提高,比如我们原来计划某一个计划招50个人,学校规定必须要实现增幅20%甚至更多,只要你有资源,只要你能承受。你就可以想象进浙大以后,假如我努力学习,我的机会和选择性太多了。

主持人:对,今天这一点真是给大家上了一堂好的课。

您刚才也介绍了像大类招生、转专业,同学们的出发点会有这么几种,一个是冷门专业往热门专业转一转,还有的认为专业优势不明显,想向一些优势学科转。您能不能介绍咱们学校的优势学科、优势专业是什么?

程艺:时间不够多,如果说起来滔滔不绝一大堆。我有一个建议,浙大一级学科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4个,二级学科21个,在一些名校里面,我们排序还是比较好。因为太多了,数学、化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等等,希望同学到招生网站了解,很详细。

主持人:因为招生网站都有这些内容,写得很详细,大家可以查阅一下。

还有一个问题,比如像贫困同学,特别想要我们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这些政策,我们学校的学费贵不贵。

程艺:我们的学费若干年一贯制,也是按照教育部规定,我们是每个学年4800元。但是有软件工程专业,前两年是4800元,但是第三年是1.6万元,第四年是1万元,这是很特殊的收费标准。但是除了这个以外,但是4800元。

另外,我们的农学类,浙江省省内招生的农学类专业是免学费的,为了支持同学们能够读一些农口的专业,将来到农口上工作,鼓励他们、支持他们,采取了免学费。我觉得这是值得那些家庭经济特别紧张的同学注意一下。

另外,浙江大学是有一个非常坚决的承诺,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我们是向社会做了承诺的。学校既然做了承诺,就得解决问题,我们就有贷学金、困难补助金、奖学金,甚至校友、社会的一些捐资,对困难同学的支持。我是知道校内开辟了大量勤工俭学的岗位,有专项补助甚至有学费减免。所以,同学千万不要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没有来报到,甚至我们还要做这样的工作,假如发现有同学没来报到,我们都要打电话把他追回来。

主持人:您刚才给我们介绍农科的同学是面对浙江省的要免学费,比如我就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有些免费师范生也是不交学费,但是国家要求他要到基层里面工作十年。同学的这些同学是不是也要将来到基层工作?

程艺:那倒没有,只是鼓励这些同学学这些学科,因为这些学科也是我们国家非常强、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在毕业的时候,我们没有强调,没有要求同学必须到哪里工作,还是同学自愿选择,这一点还是不必担心。

主持人:对,这是挺不同的,大家不要担心学了农学之后未来必须要到农口工作十年。但是住宿费等其它费用要自己承担。

程艺:对。

主持人:下面说一说表现优异的同学,就要谈到奖学金,给大家说一说浙江大学的奖学金情况如何?

程艺:浙大的奖学金覆盖面还是非常大的,我们做了统计在校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奖学金的面达到40%,奖学金的总额大概上千万,可能跟浙大的底蕴也有关系,跟我们的校友,跟社会对浙大的信赖都有关系,我们有大量的企业、个人、校友的捐资,还是非常充分,开玩笑说困难补助能用完吗?多到了这种感觉,还是非常多的,这就是浙大的一个特色。

主持人:刚才跟大家说了一些报考浙江大学应该知道的问题。由于时间的原因,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给大家提问出来,欢迎大家登陆我们的招生信息网中查询你所关注的内容,网络上应该都有的。

我们今天的访谈将会分四个部分进行,下面要进入的环节叫“打破沙锅问到底”,将会和程老师一起探讨一个个性化招生选拔录取的问题。大家都很明白,像自主考试、自主招生效率并不高,不像统招一样分数一来就录进来了,可能牵扯到笔试、面试很多步骤,既然效率不高,我们学校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大力气做这件事?

程艺:我是觉得好像效率不高,但是特别值得,甚至意义深远。因为浙大不缺高分学生,同学们可以在我们本科生网站上查一下我们近三年以来在各个省录取分数的情况,我算了几个分管分数的省,基本上是5、6百人,7、8百人里考上一个,真是太难考了。这种情况为什么要派专家组奔赴各个省去做那么大量细致的工作来筛选呢?其实我们感觉到,你招什么样的学生,你用什么样的价值标准评价呢?其实还是要全面地评价一个人,而不仅仅是学习分数。我经常说浙大不喜欢考试机器,确实是这样,因为我们发现校园里确实有这种,是老师抱着走的,他只会机械地考试、考试,做题、做题,但是进了浙大这样一个好大学的宽松自主性要求特别强的环境里,他的适应性怎么样,他正确对待机会的能力怎么样,甚至他自主学习的潜力怎么样,都会有巨大的差别。

所以,我经常在中学的时候要跟同学们说,我们是抱着什么目的来的呢?我们是像淘宝一样招那些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浙大杰出校友的好学生。我们就要通过面试,甚至心理测试,要开发他内心,他是不是有思想,他比同龄人是不是显得更关注社会,更加热情,中学时代是不是有活力,他在大学里能不能产生走廊效应里面的最优化的动力的那样一些作用呢,或者他是领头羊,同学跟他交流就是奋发向上,或者是具有幽默感,很讨人喜欢。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丰富的人,我们就要看他有多丰富、多优秀。

主持人:为了招到好学生,其实老师也不怕辛苦。

程艺:对。

主持人:我特别想知道我们学校招生保送生和自主招生,之间的标准是相同的吗?

程艺:应该说所有个性化的招生,保送、自主甚至是小语种,标准都是一样的。当然他的学习能力可能评价上会有不一样一些,因为特点不一样,学语言要语言更有特长。但是总的评价,你的学习能力达到了一个基本的状况,我们要做资格线之后,我们要做评估,看你在什么中学,平时学习能力怎么样,我们有一个评估,然后自己考试考得怎么样,最重要的还是通过面试,看他的综合素养。素养的要求是一样的,你可能不善表达,但是不意味着你没有思想。专家组有时四个人一组、五个人一组,甚至六个八个人一组的时候,有一个现象很有趣,可能这个老师是第一次参加,但是绝大多数我们打分的时候,大家的相同性很高,70%、80%都是高度一致。我就想请中学老师、班主任注意一下,其实大学老师看学生的观点是他的潜质,他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潜质。

主持人:相当于学校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而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

程艺:对。

主持人:老百姓现在有一个问题很关心,比如招生透明化、录取透明化。我知道浙江大学在这方面应该是在社会上享有盛誉的。

程艺:对。

主持人:我特别想知道我们是怎么能够把这个工作做得这么好的?

程艺:有一点,我周围的同学们、朋友们,因为他们跟我熟,就说你的同学是浙大招办主任,你跟他打声招呼,我周围的所有人都说没用。为什么?因为长期以来学校上下,大家都形成了一个共识,生源的品质就是教育质量的品质最重要的基础。所以,为了保持这样一个高品质的招生质量,我们所有的人都觉得要遵守规则,要坚持健康招生的环境。所以,从校领导,从我们各个学院的老师们,从我们招生的这些基本队伍,大家都能够正确对待人情干扰。因为你认真,因为你规范,你长期做一点一滴,或者叫积沙成塔,我们就形成了一种招生文化,大家觉得我们是动真格,所以所有的人都很认真做,信度高了,我们良好风气就有了。我们的校领导曾经在大会上讲从我做起,严格做到几不准、几公开。所以,报考浙大的考生这一点应该非常放心,你绝对不会因为不公平受到损失。

主持人:您一定顶住过很多压力,特别是好朋友这种。

程艺:是啊。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里面是盛行人情文化的。大家说你帮助一个学生上一个好大学不是一件好事吗?帮助人的事,积德的事,那都集中在我们招生的老师身上压力多大?校领导压力很大。但是我们要想我们到底要坚持什么?我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我也喜欢好朋友的孩子,但是我要忠于职守,我要遵守规则,我做人的价值观、做人的准则要对得起招生历史,对得起我们浙大的精神。这一点你只要坚定不移,有时有困难、有痛苦,但是你一坚持就过来了。浙大我觉得好在哪里呢?因为你长期坚持,大家全都知道给浙大递条子没有用,人家就不递了,环境立马就很清晰。

主持人:您今天说得很实在,很真实。

程艺:但是人家有些人不信,但是我们真的自豪,我们的同学们在校内,因为他们有时或多或少会感受到一些具体事的时候,他们就觉得为浙大自豪。

主持人:我相信这样做下去,慢慢的这些朋友们也会理解,而且他们也会引以为豪。

程艺:对。

责任编辑: 赵雯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网友评论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